孵蛋是育雏的关键环节,很多新手鸽友对孵蛋流程和注意事项不太清楚,今天就把信鸽孵蛋从准备到出壳的关键步骤和要注意的地方,跟新手鸽友们分享,都是实用的经验,望和鸽友们共勉。一、孵蛋前的准备工作
种鸽产蛋前,要提前给它们准备筑巢材料。雄鸽会忙着从舍外衔细树枝、羽毛等回巢,再由雌鸽铺垫。草窝里铺满细软材料后,最好放一点烟杆,能预防生寄生虫。另外,在窝内铺一块麻布,下面垫些稻壳或木屑,避免鸽蛋直接接触石膏或木质巢盘底被撞伤,而且这些细软材料还能吸收孵蛋需要的热量。
南方鸽友常用稻草编的草窝,就算不额外铺垫也没事,但一定要把草窝晒干,既舒服又能杀菌。如果用木质或泥质巢碗,就不能忽略铺垫细软材料,不然鸽蛋容易受损。​
二、孵蛋过程中的检查步骤
首次检查(产蛋后次日清晨):雌鸽产下头蛋后,第二天清晨要对着光照检查蛋,看是否完整、有无缺损,有没有气泡或薄壳,形状是否圆整、有没有畸形。产下二蛋的次日清晨,也用同样方法检查。
第二次检查(孵化第5天左右):这次主要查有无无精蛋、双黄蛋,以及有精且正在发育的蛋。如果发现无精蛋、双黄蛋,要做好记录然后取出来,避免占用窝位还影响其他蛋孵化。​
三、孵蛋过程中需观察的要点
蛋色变化:刚产的新蛋要有鲜蛋的色泽;孵5天后,蛋会变成灰白色;孵7-10天,转为淡灰蓝色;孵到10天左右,蛋变成半明半暗;12天左右全变黑,说明胎儿已形成。要是孵到13-15天检查,蛋色是深灰蓝色,摇晃时还有声响,或者蛋壳有裂缝且散发臭味,就是死胎了,要及时取出。
蛋温情况:亲鸽离窝进食时,能用手摸蛋感受蛋温,通常死蛋比活蛋降温快。如果同窝两枚蛋冷热不一样,要取出冷的那枚对着光照,检查胚胎发育情况,发现坏蛋马上取出。
破碎蛋处理:孵化中若发现蛋壳初期破损,可用未受精的鸽蛋敲碎,取合适大小修补,把破损处封住(也有鸽友用薄纸修补,但不能用橡皮胶布等化学材料),防止细菌侵入。大部分破损蛋修补后能正常孵出雏鸽。要是修补口过大,到了破壳日期,要检查雏鸽在蛋内的破壳位置,若在修补处,得立即去掉修补材料,避免雏鸽窒息。
另外,江、浙、沪一带用草窝孵蛋,柔软且鸽蛋不易破碎;北方常用木盒作孵窝,鸽蛋容易碎,要准备细软之物铺垫,要么自己铺在木盒里,要么让雄鸽衔回巢由雌鸽铺垫。
四、雏鸽出壳前后的关键操作
鸽蛋孵化到15天左右,雏鸽开始啄壳,蛋壳表面会有犬牙交错的裂纹,这叫“齿蛋”。为方便出壳,此时要把鸽蛋浸1-3分钟水,水温控制在39-42℃,和种鸽体温一致。雏鸽正常出壳时间是3-4小时,超过这个时间就是难产。难产多因环境太干燥,蛋壳表面血筋和雏鸽绒毛粘在一起,导致雏鸽无力挣扎,时间长了会窒息;蛋壳太硬也会造成难产。
如果雏鸽超过破壳时间1-3天还没出来,可小心用指甲轻轻弄破蛋壳,但一定要注意,别损伤雏鸽身上的薄膜,更要避免雏鸽流血死亡。鸽蛋一般孵化17-18天雏鸽就能出壳,脱壳时间越短,雏鸽体质越好。要是孵化时间太长,甚至超过规定时间一天以上,这类鸽子以后参赛很难有好成绩。
还有,种鸽孵蛋到15天左右,身体会开始分泌鸽乳,鸽乳富含蛋白质和活菌,是雏鸽最好的天然营养,有充足鸽乳雏鸽才能长得壮。要让种鸽多产鸽乳,可在它们开始分泌鸽乳时,喂能吸水分的细料,直到雏鸽出壳后第10天,再换回原来的饲料;也能把饲料浸水1-2小时,用阳光或吹风机烘干表皮后喂;效果最好的是把青豌豆浸水半小时,铺在半湿麻袋上,再盖一层半湿麻袋布,等发芽后放进冰箱储藏,隔天喂。不管用哪种方法,都要同时给种鸽提供红土和饮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