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联属于楹联的一种,是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中国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春节增加喜庆气氛。 儿时的春联不像现在都是买现成的,那时候的农村到小年以后家家户户都要买红纸割对联然后请村里有文化的先生写对联的。农村有的人家院子大房子多,再加上农畜的棚窝之类都要贴对联,所以要买上七、八张红纸才能够,农村的对联有门对、院贴、方块等等,村里人讲究多,只要能贴的地方都要贴上以示喜庆。
写对联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村里能写一手好字的人真是凤毛麟角,所以我们村里一般是一个或两个小队一两百户家庭村才有一个写对联的先生,紧张程度可见一斑。所以写对联的时候必须早早去排队等候,等轮到自己的时候要帮着先生展开红纸,先生写完要赶紧拿到空地方晾干才能收起,如此下来没有半天的时间是决定不行的。
除夕的那天,村里的人会早早起床,吃饭后开始清扫院子,要把院子里犄角旮旯统统过上一遍,把一年攒下的没有用的东西全部扔掉,然后清水洒地,看到院子里旧貌换新颜才算完事。
贴对联用的是白面和水加热搅拌弄成的稀稀的面糊,面糊里面一定要加一点食盐以防天冷冻住,贴对联最好是两个人合作才能贴的平平展展、端端正正。贴对联也需要有一点文化才不致出错,农村好多不识字的人经常有把上下联贴反的事出现,有文化的看见了总会摇摇头一笑而过。记得有好几年我们都要去帮着叔叔去贴对联的,因为叔叔是个地地道道的文盲。
除夕傍晚放鞭炮迎灶王下凡间拉开了春节的序幕,村里也有上了年纪的老人三三两两敲锣打鼓吹着唢呐来给接神的,这时候主人家当然要给几盒好烟表示感谢的。
晚上一家人坐在炕上说说笑笑包饺子,守岁迎接新年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