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起到除夕止,这段时间叫做“迎春日”,也叫“扫尘日”,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在春节前扫尘,是一种传统习惯。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含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 打扫家必须选择一个无风暖和的好天气,因为扫家也可以说是年前的一项“浩大工程”。
儿时的家里是很穷的,住房也不好。记得我家住的是东房,地是用砖铺的,由于年久已经坑洼不平;墙是没有抹白灰的那种红土加麦秸抹的泥墙,黑乎乎的墙上还有很多消灭臭虫留下的点点血迹;屋顶也是没有顶棚的,直接可以看见椽子、大梁。
由于那时冬天取暖做饭都是在家生火,而且到最冷的三九、四九还要烧炕,家里的卫生情况是可想而知的,所以年终的打扫时很费劲的。要把全部能挪动的东西全部请出到院子里,炕上的被子、单子、席子之类也一件不剩,全家老少要忙上一天才能弄完,清扫出的垃圾可以用箩筐装几筐。
那时候的窗户都是纸糊的,打扫的时候全要把旧的窗户纸撕掉重新糊上新的,然后在白白的新纸上贴上红红的窗花。墙上也要贴不少年画的,有老人喜欢的戏画、孩子们喜欢的动物画、还有希望来年丰收顺利的寓意画。那时候是没有什么美人画的哈哈哈。
忙碌一天后家里就会旧貌换新颜,一看到墙上崭新的年画和窗户上红红的窗花就会顿感年的气氛。以后的几天里孩子们会板着指头倒计时盼春节的到来,盼望穿新衣戴新帽放鞭炮吃饺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