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2-7月份是腺病毒的流行期,也就是说每年的春冬交季及春末夏初时是极易发生本病的,往往在训飞和家飞后,鸽子突然发病,出现了比较典型的临床症状,最为担心的是没有症状,只是表现精神差,不思饮食,消瘦,免疫机能下降引起并发感染而死亡。 腺病毒感染病(Adenobacillosis)是世界流行的一种范围极广泛的潜在病原体感染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实验将病鸽与健康鸽放在一起,甚至将呕出胃液注入健康鸽嗉囔,却也不一定发病,只有将病原体注入体内才导致发病。而我们在实践中又确实接触、集鸽后群体发病现象,对此科学解释观点是腺病毒必须在其他致病因子诱导下产生致病作用。鸽腺病毒感染却又基本上与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复合感染下发病产生症状,所以不能排除大肠杆菌作为诱导致病因子角色存在的可能性。 分类及致病性 分类及自上个世纪50年代发现并成功分离腺病毒以来,已陆续发现了100余个血清型,鸽腺病毒属于Ⅰ群禽腺病毒。 腺病毒平时呈隐形感染,存在于鸽子的眼、上消化道和呼吸道内,从健康鸽子的粪便中经常可以检测到腺病毒毒株。正常情况下鸽子不会被感染,但当正常的粘膜受到破坏时,则为腺病毒的浸入敞开了门户。腺病毒携带鸽及腺病毒感染鸽的排泄物、呕吐物带有病毒。健康鸽子饮用了被污染的水,采食了被污染的日粮就有可能发病。 病理变化 信鸽腺病毒病是全身感染性疾病,其潜伏期一般在3-5d,(一般发生在归巢以后),病鸽表现于离群,羽毛蓬松,发热、口渴、下痢、脱水,体重减轻等,病情较轻的鸽子仍然可以吃食,但食后不消化,易积食,其排黄粘便,稀水样便,重者2~3天死亡。 病鸽主要表现在免疫器官受损,表现在胸腺、脾脏、法氏囊萎缩,小肠粘膜肿胀、充血,肾脏肿大、有尿酸盐沉积,腺胃水肿,腺胃肌膜血管充血,胃壁增厚,胃粘膜乳头水肿,腺胃与肌胃交界处变薄,肌胃变小,胰腺萎缩,颜色变淡,质地变硬,轻压时有白色或淡黄色脓性分泌物溢出,稍微用力挤压有出血样的分泌物溢出,有时其粘膜充血或有出血灶,或因粘膜组织坏死而形成凹陷或坏死灶。严重的十二指肠出血,或者空场和直肠出血,小肠肠腔内见黄色纤维性渗出液积聚。感染鸽子肝、肌胃、胰脏、肾上皮及肠细胞发现嗜碱性包涵体。 发病机制: 其发病环节可能与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内毒素血症、血管活性物质及某些激素的失衡等因素有关。 1. 全身血容量控制障碍。有效血浆容量减少,通过神经体液系统反射性地引起肾内血管收缩和肾性水钠潴留。 2. 内毒素血症。内毒素是革兰阴性细菌细胞壁的类脂和多糖体成分,引起发热、血管舒缩障碍、补体激活、引起DIC,影响机体免疫功能等。 3. 血管活性物质及激素失衡。血管活性物质及某些激素的产生失衡,导致肾内血管收缩。 或因进食减少,呕吐,腹泻,使循环血量减少和滤过率降低;肝脏对血液中有毒物质清除能能力下降,加重了肾损害。出现了一过性氮质血症、少尿、低钠血症等。 预防 加强饲养管理,注意通风,定期驱虫、消毒,保持鸽舍干净、清洁。发现病鸽及时隔离治疗,每年到2~7月份应用预防腺病毒的药物,同时给予一定量的维生素,严格的日粮管理制度,防止霉变饲料。 治疗 治疗时注意电解质、维生素、保肝护肝通肾药物的应用。 方法1:先控食控水,然后喂服“胀嗉仙丹”(第一天5粒,第二天3粒,第三天1粒)和“腺病毒克”饮水,连用5天。 方法2.1:口服“肝肾双通”,饮水中加入“黑金博士”和“腺立净”,连用5天。 2.2:适量的降低蛋白质饲料的含量,同时,增加10%玉米。 西安爱丽丝信鸽研究所 2018.3.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