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说到育种四步曲时,有鸽友提出疑问,说现在很多鸽友其实是以雄立种。在此稍作解释。 其实二者并不矛盾!而且,文中也说到,以雌立种是为了以W染色体为线,从而建立一个母系鸽种。但从遗传来说,决定赛鸽品质的并不是这一条性染色体。只是说性染色体比较特殊,如此而已。如果把性别也作为性状考虑到赛鸽育种中,那雄鸽和雌鸽也就只是相对性状而已!
而育种的真谛只有一个,那就是定向培育!
有鸽友提问,说黄一配砂一出砂二,砂二配黄一出黄三,那黄三中砂二的遗传占比多少?
会提出这个问题的鸽友,显然是想在通过性状来参考赛鸽的优劣。但他们忽略了看不见的东西。要知道,鸽子的染色体有很多,决定羽色或眼砂的染色体也往往有多对,或者在基因上来说,有多个基因决定。
所以,从整体上来说,遗传占比只与杂交系数相关,而与性状无关。鸽友想知道血统占比,只需根据交配的过程列出图表,进行杂交系数的计算即可。这还是在两个亲本具有理想的血统差异下得出的。毕竟在当今鸽界,纯血鸽事实上并不存在,我们只有相对地假定两羽鸽子的血统不同,且是纯血。
另外,育种中性状只是参照,就像以雌为线育种一样,只是一条参考线,方便操作。鸽子本身能不能飞,还得通过定向培育,即比赛来鉴别,再通过观察表现优异的赛鸽,提取出共同性状。通过比赛反证这个共同性状是优良性状,应该得到保存,进而固定,从而形成一个品系的外观特征。
好了,休息!
补充,金母立棚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细胞液内遗传物质的传递。
一个不争的事实就是,有性繁殖过程中,卵子总是比精子大。比如人类,一般而言,母亲对于子代的身体条件影响更大。而在鸟类,鸽子到底是卵生的,鸽蛋是母鸽生的,鸽蛋里面的遗传物质,除了主要的细胞核内的染色体,其他的还有线粒体、高尔基体、溶酶体。
其中的线粒体则是细胞运动的能量来源,细胞内的能量转换都是线粒体里产生,而线粒体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是自我复制。而在受精过程中,由于精子与卵子的差异,受精卵中的线粒体可以说大部分都来自于卵子,而这个过程由母鸽决定。
所以,在赛鸽的运动性定向培育中,母鸽的运动天赋是至关重要的,母鸽的遗传性也较雄鸽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