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甸满族自治县地处丹东北部山区,山多、林多、矿多,交通和通讯不便,自然灾害多发。多年以来,宽甸消防大队始终围绕宽甸特殊的地理环境,立足实战寻求实用性强、符合宽甸特殊地理环境的救援战术。继06年组建全国首支县级大队消防救援犬队之后,宽甸大队又创造性的训练了20羽信鸽投入到执勤一线,为宽甸消防救援增加了一支空中战队。 2009年6月宽甸消防救援大队(二站)破土动工,同时五十羽具有优良血统的信鸽落户宽甸大队,经过近一年的家飞、中短途训放、防鹰等一系列严格训练,其中素质精良的20羽信鸽以正式成为消防大队第一批消防救援鸽,担负起特殊条件下的通信保障任务。 鸽子是由野岩鸽进化而来,其用途主要有通信、观赏、竞翔和肉食四种,我国早在唐代已使用鸽子传递书信,古人称之为“飞奴”,信鸽具有强烈的归巢欲望,无论是阻隔千山万水它们都要回到自己熟悉的生活地。 纵观20世纪的每一次战争,我们几乎都能搜索到军鸽的身影。随着21世纪信息化、数字化战争的到来,军鸽并没有被淘汰。俄罗斯、美国等西方国家仍设有专门的军鸽训练和研究机构。仅有4万现役军人的瑞士,在军队中服役的军鸽就多达4万余羽,与军人的比例几乎是一比一。而我国,则在成都军区专门保留了一个营级建制的军鸽队。 在战争史上,所有参战的动物中,军用信鸽是战功显赫的,它与军犬不分高低。它历来被编成“通信兵”,担负传递信件、药品和文件的任务。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发挥了更大的作用。1943年10月18日英军第52师正在进攻德军占领的柯尔维•维契亚城,英国步兵要求空军支援,轰炸该城以削弱德军防御。空军答应要求并开始做出动准备。可是这时候英国步兵进展很快,突然拿下该城,而司令部并不知道这个新战果。空军一旦起飞执行任务,炸弹必然落在自己人的头上。在千钧一发的紧急时刻,绰号“美国大兵”、足环号USA43SC6390的雨点花雄鸽,当时正在意大利英国第7兵团司令部值勤。于是,“美国大兵”足筒内携带这个最新战报展翅疾飞,迅如闪电,仅用20分钟就飞了32公里,及时飞到司令部。这时轰炸机的马达已在隆隆作响,准备起飞。情报及时送到,挽救了1000多英国兵的性命。“美国大兵”因此获得了英国政府颁发的“迪肯”勋章。在二次大战中,共有32只鸽子获得这种勋章。 和平时期的消防救援同样是一场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特别是5.12汶川地震更加体现了通讯畅通的重要性。当时无线电信号中断,固定和移动通信设施被毁,通信的中断给救援工作造成了极大的困难。在这种特殊条件下,信鸽这种“末梢通信”就会体现出不可替代的优势。经过严格训练的信鸽,不受地形和气候的限制,不会被有线、无线信号干扰。它传递信息迅速,保密性强,使用简单,机动能力好,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成本低廉,可以配备到单兵。信鸽不但可以利用足式或尾式信筒传送书信,同时还可以利用背式优盘袋传送优盘。从目前的情况看,信鸽的作用在某些时候还是无法被取代的:在交通不便、通信不畅的山区、林区、沙漠、海洋等地域进行救援时,可以用鸽子承担保障通信的任务。 通过几年来的努力,宽甸公安局消防大队立足实战,积极探索适合山岳救援的战法。以创造性的思想融入了消防救援犬和消防救援鸽,为成立山岳救援队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再添一道安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