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对信鸽赛事的需求,全国各地都举行了公棚比赛形式,200KM-600KM不等的距离,参赛费也有高有低。低至600-2000元,高至2000乃至上万,可想而知,奖金也是一笔“巨款”。 每年全国各个城市共有百万(大概数值)信鸽在进行比赛,各地公棚的章程也是眼花缭乱。指定鸽、金手指、汽车大奖赛、幼鸽赛、精英赛等等,可以说奖金促使着鸽友在赛鸽上大花手笔,限收5000羽,限收7000羽。决赛取前500名,决赛取前700名,超出增加名次,等等等等。
当决赛录取名次报满,那些同样归巢只因相差0.01秒时间的赛鸽,却与奖金无缘,大批大批的迟归,有的被领回,有的被公棚自行处理。参赛选手鸽,在赛事结束后,被鸽友领会自己的出生地,有的却直接进了饭店。
我有这么一位哥哥,在某公棚去拍鸽子,与鸽友闲聊的时候,得知手中有几羽迟归,因时间未能录取,我这一位哥哥花了200元买了一羽,2010-雨点-雄鸽。拿回家后,精心照料,等来年用它出鸽子,继续打比赛。
2011年,此迟归出两羽,全是雨点雌鸽,预赛一只69,一只231,决赛一只109,一只463。
2012年,此迟归出4羽,依旧全都是雨点雌鸽,预赛74、115、599、805.决赛62、85、135、607。
2013年,此迟归出8羽,依旧全都是雨点雌鸽。2011年决赛109X引种预赛9名出两羽,2012年决赛62名85名出两羽,雨点。预赛18、29、166、383、401。决赛22、623。因天气,局部天气下小雨,未能及时归。
就这样一只迟归,在我们当地可是小有名气,连续3年进奖,可是不小的轰动。
笔者90后,只是饭后闲聊,想哪写哪,有错笔之处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