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有幸,在《中国信鸽信息网》《各地鸽舍》《育种》栏目,拜读了“凤翔极速鸽舍”转发杨国方鸽友的一篇题为《造就一羽冠军鸽的108个因素》的文章。我对该文有些不同的看法,大有不吐不行之感。 我以为《造就一羽冠军鸽的108个因素》,未免有些主观了。不信哪位鸽人愿意实验?严格按文中所叙之108个条件去作育赛鸽,不一定都是冠军。若是那样的话,养鸽就太教条化了。 无论何地,无论何种规模的比赛(那怕只有两只鸽比赛)都会产生冠军。这就从冠军的成分上说,那是有十、百、千、万之差别的。冠军的产生,一般不会超越“血统”、“养功”、“训练”、“诱激”、“赛距”、“天候”的范围。前四个都做得非常好了,关键是“天候”的把握。这就是鸽人常说的“人算不如天算”。比赛的实践证明:不同的赛距、不同的参赛鸽人(包括不同鸽会)、不同的参赛羽数、最关键是不同的赛日天候,决定不同的冠军产生。108个因素,只能是好鸽的期望因素,若说成“造就一羽冠军鸽的108个因素”,那只能是主观愿望。我建议杨国方鸽友将《造就一羽冠军鸽的108个因素》改为《造就一羽好鸽的108个因素》较为客观。当然,杨国方鸽友对“育种”的专研精神,是值得肯定和学习的。能总结出育鸽中的108个因素,的确难能可贵。 我并非在有意挑剔,目的只有一个:养鸽人、撰鸽文章的人,千万不能把话说得太绝对,养鸽是复杂的,赛鸽是复杂的,育鸽更是复杂中的复杂。在科学育鸽、养鸽、赛鸽的长途征程中,有不少的东西需要我们去探索。在探索中得出的任何局部结论,在大众实践中没有得到充分实验数据证明时,暂缓下结论是慎重的。以上直言,如有不妥,敬请网上鸽友和杨国方鸽友指正。先谢谢了!(严格说本文应在评论中发言,只因栏目字数限制,无法说清,只能以日记身分出现了,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