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2006-3-16 8:49:00阴天 星期四
(原创)小鸽舍如何进行信鸽培育(一)    作者:caowei126级别:新星
  许多鸽友的鸽棚由于住房条件限制,大多都不足5-6平米,也就是说最多只能养20多羽信鸽,鸽棚小则信鸽数量有限,难以进行多品系的育种配对实验,所以必须养鸽"少而精",特别推荐以下几种方法:
  鸽棚构成
 品种定为中短距离品系,种鸽选留2对基本不参赛,参赛鸽要具有高速飞行特点,数量在12羽左右,并通过每个赛季的训放和比赛淘汰4羽左右,幼鸽是基础,每季控制作育6羽左右;
  种鸽要精
 专职种鸽应具有良好的血统或赛绩,主要职能是产蛋和孵蛋.赛鸽作保姆,种鸽一般不哺育幼鸽.比赛期间赛鸽哺育一羽幼鸽对体质一般不影响不大,反倒可以促进归巢.个别赛绩优良的赛鸽每年可适当留1-2羽幼鸽,除非子代突出并获奖才可以进入种鸽棚.
 种鸽最好一对是血缘配对,另一对是杂交.血缘子代在遗传上容易性状分离,利于淘汰劣质后代并发现和保留优良子代.杂交子代体质强壮,一旦体质赢弱则可及时发现并淘汰.种鸽培育的子代不理想,则应考虑换配或淘汰.
  种鸽选留
  部分鸽友凭爱好而把幼鸽直接留种,若没有丰富的信鸽鉴赏能力和可靠的血统作保证,这种做法是非常危险的."雀占凤巢",使种鸽的素质全面下降,造成比赛不断失败,偶尔获奖也是昙花一现.即使是血统特别优良的幼鸽,也应至少参加200公里训放,除非有特别快的飞行记录,才可以进入种鸽棚育种.
  个别鸽友喜欢用全能信鸽作种,即种鸽在300-1000公里的各个比赛都获奖后才可以作种.这种做法比较偏激,信鸽在运动中超出体能极限时容易丢失.经常有鸽友在信鸽获奖后,却发现父母鸽已经丢失.这种培育方法属于典型的"育而无种",只能再通过不断的投资引进种鸽.
  种鸽应含有超远程血统的早熟个体,短距离飞行速度快,体质健壮.在幼鸽期间就能在训放时快速归巢或比赛中获奖.短距离速度快,则定向优良.而一贯性速度快则说明体质强壮和血统优良,是种鸽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未完待续)
 上一篇下一篇 
 
 
  
  
 1楼 评论者:陈启明aa级别:宝石    时间:2006-11-11 23:16:00
内容:经典,顶.
  • 赛鸽贵在勤与思
  • 由鸽事感悟人生
  • 重视过程才能乐在其中
  • 自己的鸽子还是自己最了解
评论内容:
 
         
 作者近期日记:
□ 2010-11-13 : 湖南长沙曹氏父子鸽舍2010年成绩汇报
□ 2009-12-3 : 获得江西南海天地赛鸽公棚500公里决赛总冠军
□ 2009-10-12 : 09年长沙市赛鸽俱乐部400公里幼鸽特比环大奖赛
□ 2009-4-17 : 2009年4月16日送江西南海天地公棚
□ 2006-6-14 : 今年春季总结
□ 2006-3-16 : (原创)小鸽舍如何进行信鸽培育(一)
□ 2006-1-7 : 快速进棚报线法
□ 2006-1-7 : 操训期训练模式
□ 2006-1-7 : 念珠菌症
□ 2006-1-7 : 副伤寒预防治疗3原则
>> 查看所有日记

这里是记录养鸽人心情的空间……
www.chinaxinge.com 中国信鸽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