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天前,我喂完鸽子,种鸽好几天没上手了,觉得应该挨个上手观察下了(这是我养鸽的习惯,隔几天总要全棚上手观察下鸽子的状态和健康程度),我抓住第一种公“小熊”观察,鼻子湿湿的,变色了有点脏,而且瘦了些,我觉得不对劲,掰开嘴一看,得了毛滴虫感染,顿时心情哪叫一个纠结,那叫一个心疼啊,别的鸽子也没兴趣看了,所有的思绪全在它身上了,赶紧治吧,总不能等死吧,虽然毛滴虫是个小病,得在二线鸽子身上,觉得就那么回事,给点药肯定好,也不心疼,可最爱的一线种鸽得病的时候,心情的确沉重,真像心头割肉般疼,屁大点小病,也是把自己搞的紧张兮兮,深怕有所闪失。 我把“小熊”从种鸽舍带回了家来治疗,我去药店买了替硝唑,每天按四分之一片塞喂,连续用药三天,鸽子口腔内的毛滴虫消失了,我又连用了2天的肝精。这几天,我是寸步不离就围着它转了,半夜起来撒泡尿都要看看它是否安好,终于“小熊”在我的精心治疗下病好了,又恢复了健康。在它病的当天,我把鸽棚打扫了,整棚消毒,怕把别的鸽子传染上哪可就更麻烦了。
这次第一种雄得病,我细想了下几个问题,很有收获,“小熊”是同父母兄妹极端近亲配出的,我今年种鸽舍内得病的几只鸽子,基本上都是极端近亲鸽,鸽子外表看着壮,但逼近是近亲,身体内的抗体还是不如杂交鸽抗疾病能力好,所以,在以后培育后代鸽的时候,我会把鸽子如何提高自身抗体这个环节考虑进去的,在就是鸽舍通风要好,鸽舍密度不能太大,按照标准,一平米只能养一对种鸽,有条件能加地网的还是坚决要加上地网,死棚内的种鸽毕竟和可以自由活动的赛鸽是不一样的。
以前在一篇文章中看过一个关于种鸽得病淘汰的说法,大体意思就是得过病的种鸽要淘汰,说什么种鸽得过病,已经不健康了,无法抚育出好的小鸽子云云,可我现在觉得这个说法怎么这么扯淡呢,就拿这次自己的第一种雄病了来说,就因为一个小小的毛滴虫,我就要干掉它吗,别说舍不得,当时的心情真是,我真想把别的鸽子干掉,能保它一命啊,而且毛滴虫这种小病,鸽子时有发生,就像人得感冒一样平常,对于把优良基因遗传给后代根本不碍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