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对鸽子的要求非常严格,有时候根本没从它们的角度来考虑它们,突然这两年气候的原因,导致了大面积失鸽,才后悔当初没有重视他们。这些是什么样的赛鸽呢?都是两三年时间下来700公里不知道飞了多少趟,就是不丢,飞回来了,又没有得到好名次,数量还不少,不可能全部留下吧,于是送上1000公里,回来了,有些拿了点名次,有些没得名,继续上1000公里,还是不丢,最后留在家里面的。以前就是这样对待鸽子的,不舍得杀,不断地送上更远的距离,让它战失在战场上。这些鸽子,都没有得到重用,赛事的需要,只是一味着追求短平快,现在回头看来,曾经是多么的愚蠢,毕竟曾经年少无知,水平有限,认识过浅。最后留在棚里的那些鸽子,大多是做保姆,接着就是有人养着玩,送了出去。当突然醒悟的时候,跑去找它们的踪影,却是连根毛也见不着了,只留下深深的后悔与遗憾。曾经还想着,暂时用不着,先不用吧,可逝水如斯啊,一年一载就在眨眼中过去了,且不说鸽老珠黄,连影都没有了。 这两年的比赛,让我突然很替赛鸽着想了。特别是今年,春季500公里,归巢率有90%多,报道多羽,有些没得奖,自我感觉不错了,因为自己的鸽子在700公里比较有发挥,500公里速度不行。秋季,冬季500公里归巢率100%,速度一般,但都是主打700公里的,所以只求归巢。很好,它们做到了。可是,春季,秋季700公里都出现了什么情况?天气原因,整个鸽会名次都没报满,我的鸽子也没有好的发挥,希望就这样落空了,我只能反省自己,鸽子照顾得还可以了,我想它们也尽力了,可是为什么没有突出表现呢?这个时候,我只想起了以前淘汰掉的稳定性特别高的鸽子。突然间,发现,一只鸽子飞趟700公里比赛是多么不容易的事情,特别是遇到恶劣的天气,它们又要克服多少困难。突然间,对所有的赛鸽更加珍惜,有时候不再怕速度不快,而是怕它没有归来。
今天晚上集鸽了,冬季700公里决赛开始了,算是今年最后的希望了吧?前面两季,700公里都很不好飞,都是没报满的情况。冬季的这批鸽子,质量是没有春季和秋季两批好的,所以我也没有寄托太多的希望,但不管怎么说也是半年的心血,十多年来,希望,失望,再希望,不都是一直这样反复上演的么?也许,这就是养鸽的乐趣所在。参加冬季决赛的这批鸽子羽数也不算少了,还是很乐观的,先祝愿它们一路平安。今天让我很想这篇日志的是因为一羽母鸽,47号。
未完,待续,见《赛前,写给我的爱鸽(下)》。
10月28日晚23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