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是不是只要参与了就都有奖杯了。孩子的话一直在我耳边萦绕。好好想想,真的好可怕,我一直对孩子说,今天爸爸的鸽子集笼了,要比赛了,可是孩子放学回来,就问爸爸赢了吗?每次我都说,没事只要回来就行了,是好样的。也不知道这句话对孩子会有那么大的影响。美国人喜欢娇纵孩子,教育不严格。从小学到大学,分数膨胀无处不在、甚至答错了题,也要打折给贬值分,理由是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这样的做法,让孩子的性格变软,失去了竞争性,他们这样长大,总觉得像鸽子一样被主人关心,被别人重视是天经地义的权利,不懂的获得真正的尊重,都必须经过自己 的努力挣来。 的确,孩子早晚要理解竞争的意义,这也是他们日后生存的基本技能。有心里学家指出孩子在9 岁以前,分不出努力和能力之别,觉得自己参加了就是尽了力,和别人没有什么不同,大家都应该有奖杯,这样才公平,但9岁以后,孩子渐渐懂得了强者为尊的道理,懂得努力和成功的关系,给所有孩子奖杯,已经和孩子的智力发育不符。美国人是以踢什么样的球,做什么样的人,为标准。而我们中国人,是说看到老,学到老。所以我们的言行对孩子影响太大了。毕竟大家生活在自由竞争的社会,在这种社会规则里,
不是每个参与者都有奖杯,孩子爸爸希望你以后不要有这种想法,爸爸也会学着让鸽子明白只有强者才有奖杯,希望宝贝和我的鸽子都能成为强者。也希望我们的鸽友哪天有个国际性的比赛,都是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