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鸽比赛充满不确定性,但是终究来说急不得,需要稳扎稳打,打好基础才能取得成效。 都说外来的和尚会念经,但是真正来说只有自己建立起自己的种鸽队伍,形成种群优势,新生一代的种鸽队伍成为育种主力,才是取得成功的关键和保障。
越翔决赛打完,我还是感到非常有成就感的。就拿我今年越翔决赛的2羽入围鸽来说,48名的母亲是我引进的第一代种鸽作育的子代。其中,117名是父母都是自己作育的,母亲1羽12岁的老雄出的23年的子一代,直接就压到棚里了,后面老雄病亡,只留下这1羽独苗。
去年第一年用,出的子代在河北正义公棚300公里获323名。1羽种雄(父亲当年8岁,同母异父近亲成绩鸽)是子一代,22年越翔公棚200公里650多名,决赛999名。另一羽种雄是今年新引进的有作育成绩的97年老雄,出的决赛48名。
我的大多种鸽都是在中信网拍的清棚鸽,根本不贵,价格不想说怕你们笑话。都说疑人不用,用人不疑,那么对于育种的种鸽来说也需要这样去认识。只要老种鸽血统过硬,值得信赖,家族发挥好,那么其子一代个体条件好的也可直接留下做种,也不失为一种好的思路和办法,这样的话就会留下一部分年轻有活力的种鸽,就有了能打胜仗的底气和勇气。
我们现在都知道,有很多有国内国外的一些养鸽名家如乔斯托内等,他们能在多次清棚或者是种鸽被盗的情况下,依然东山再起,在寂静一段时间后,依旧能够在比赛中过关斩将,摘金夺银。这并不仅仅靠的是运气,而靠的是自己的鉴鸽技巧、育种水平。
所以养鸽不能急,我们大部分鸽友都是工薪阶层和普通的百姓,没有那样强有力的经济实力去支撑我们引进豪华的种鸽队伍,但是只要我们有血统过硬,发挥好的家族血脉,那么就不在意种鸽的辈分的高低,只要优秀种鸽遗传到位,再加上自己的耐心和育种能力,不敢说夺冠,但比赛入围保本赢米也是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