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尔文的进化论研究在不断的研究中逐步发展,但是他所推崇的“融合遗传”和“获得性遗传”理论却逐渐解体。 随着时代发展,分子遗传学开始出现,它否定了“遗传学理论”中很多论点。例如一位白种人长期暴晒在紫外线阳光下,变成了黑色皮肤,其后代却不会因此而变为一位黑种人,最多是肤色稍暗,但不会脱离自己这个白种人“种群”,因为晒黑的皮肤不会过多参与进基因遗传(并非完全没有,黑种人便是经过几万年的暴晒和遗传,逐渐成为一个黑人“种群”)。相反,一只冠军鸽的后代绝对有着不凡的表现,这是因为它们之间有着先天优良的血统,冠军的基因便是存留在这血统之中。而后天良好的喂养管理是后天得,仅是辅助冠军鸽夺冠的一个外界因素。这也是为什么无论是鸽还是其他的可饲养的动物都讲究血统的纯正性,浅显点说,只有血统纯正的品种才拥有属于这个品种该有的能力。
达尔文是为了研究进化论才开始接触研究的遗传学,其中不免有些错误。所以达尔文的遗传学理论也被后期的正统遗传学家孟德尔、摩尔根推翻,遗传学界对于达尔文也没有较多的评价,但是他们对于达尔文的进化论给出了充分的肯定。进化论与遗传学虽然是两个领域,但其中的也有很多相辅相成的方面。一羽名鸽可以说是两个优秀的前代遗传出来的,也可以说是在两个已经很优秀的前代基础上,取长补短再度进化而来。
时至今日,虽然达尔文遗传学方面相关的理论大部分已经被推翻,但其影响却一直深深扎在鸽友群里,根深蒂固。有关于50%血统,75%血统的说法都是来自于达尔文提出的遗传学理论。如若有人说血统对于赛鸽来说是无用的,那他一定会被认为是育鸽外行。如果达尔文这些理论完全是错误的,那也不可能能够在鸽友中流传这么久,这其中一定有他的道理存在。至于为什么遗传学界推翻的理论却在鸽友中长久流传,我想,那是因为鸽友并不会研究遗传学,遗传学家也不会去研究配鸽,其中相关联的并没有被发现,这其中千丝万缕的联系还需后人来为我们解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