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2016-6-27 13:23:18
晴朗
星期一
微信
QQ
鸽友圈
“上海超远程57年历史回顾”观后感
作者:
老雄一号
这些超远程赛鸽,是一次次艰苦赛事汰选出的精英,是前仆后继几十年定向培育的结果。这个种群确实有着中国的特色,它与早年引进的老外有着本质的区别。无论是身形架构还是肌肉眼睛、特别是性格,都向着适应远距离艰苦赛事方向进化。什么样的赛事选择什么样的赛鸽。我们都知道、长距离比的是鸽子本身,而短距离比的更多的是养鸽人的手法。我以为纵向看、让中国的鸽质得以提升是更重要的,而所谓手法则对提高成绩有帮助,对提升整体鸽质无影响。我希望看到的是简单纯粹的比赛,减少人为的干预,就是比鸽子的好孬。这才是我们广大业余养鸽人乐意参加的比赛。当然专业的另说。
上一篇
10楼 评论者:
张若寒
时间:
2016-6-29 16:07:21
内容:
鸽友要的就是最纯碎的比赛
提交
9楼 评论者:
冲霄鸽舍
时间:
2016-6-28 11:24:39
内容:
超远程比赛很难,尤其在我们北方。几百个远程鸽飞上去,报到期内回几个,不是随便说说就能办到的。(不排除新手用中离鸽参赛的)很多人失败几次后就变得垂头丧气、一蹶不振。南方有的高手可以达到百分之六十以上的归巢率,的确令人钦佩。
提交
8楼 评论者:
王兄鸽舍
时间:
2016-6-27 19:47:42
内容:
5楼说的有道理,即是把3000公里的冠军配3000公里的季军,也会出百分之95以上的远程天落,1000公里以上可以说以及超过一般鸽子的极限,回来也有运气成分,如果真的远程比赛很科学,那么迟早会复兴远程赛事。当然鸽子都是兴趣爱好,我不反对热爱远程鸽子,上千公里能回来确实让人佩服,我个人喜欢400-700公里发挥好的鸽子。
精彩
提交
7楼 评论者:
超冠鸽业A
时间:
2016-6-27 17:10:16
内容:
很难实现这样的赛事.....
提交
6楼 评论者:
lxj456
时间:
2016-6-27 17:06:22
内容:
超远程只是玩玩而已,
提交
5楼 评论者:
ljh001
时间:
2016-6-27 16:52:28
内容:
57年历史,如果我们纵向看,那我们能否关注一下这57年的还巢率呢?任何一系成功的鸽子,是不是都该具备稳定的还巢率呢?还巢率到底多少才算合格呢?为什么我们总是盯着还巢的、获奖的看呢?无论短途还是中长途,单纯从还巢率看,只有成功的个体种鸽,没有成功的“系”。
提交
4楼 评论者:
zjs116688
时间:
2016-6-27 15:20:45
内容:
越来越难了。
提交
3楼 评论者:
如醉如痴
时间:
2016-6-27 14:52:01
内容:
如果只有纯粹的赛鸽,我估计养鸽者会减少三分之二,因为地方赛许多鸽友把它看成是公棚的试验场。地方赛即使是胜了,最多也是保本,百分之九十的人最亏本的!
提交
2楼 评论者:
快乐驿站鸽舍
时间:
2016-6-27 14:28:13
内容:
历史不会开倒车,这个愿望不好实现了。
提交
1楼 评论者:
1129795370
时间:
2016-6-27 13:32:59
内容:
赞同
提交
养鸽千万条,健康第一条
鸽是飞的,选择胜于努力,飞不飞只有试过才知道。
可以的,这是明智做法
养鸽子,每天都有新发现
评论内容:
作者近期日记:
□ 2016-6-27
:
“上海超远程57年历史回顾”观后感
□ 2006-5-30
:
一羽名叫‘短咀’的鸽子
□ 2006-5-27
:
很高兴,飞失的小鸽又回来了。
□ 2006-5-26
:
育种箴言
>> 查看所有日记
这里是记录养鸽人心情的空间……
www.chinaxinge.com 中国信鸽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