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2016-3-28 20:32:44
晴朗
星期一
微信
QQ
鸽友圈
成為強豪
作者:
關國成
如何成為賽鴿強豪?簡單一句,血統、訓練。
我有一個同學,在我讀中學的時候開始養鴿子,那時他家務農,鴿子是他親戚比完賽後的選手鴿整批送給他養的。
他們家哥仨搭了個鴿棚,把那批賽鴿養著玩,養了好半年了也沒聽說這些鴿子有下小崽,所以從來沒見過他們家放鴿子出來家飛。
直到那年夏天颳颱風,把他們家的鴿棚吹散了,早上起來整棚鴿子十幾隻全不見了,到中午風雨稍歇,竟回來一隻公雨點。
哥倆等到晚上爬上屋頂,抓住那隻鴿子養在鐵籠子,然後趕緊修建鴿棚,期待還能有鴿子回來,結果左等右等就沒再有鴿子回來了。於是整個大鴿棚只養一隻鴿子。
當時他想說這隻鴿子既然已經乖了,就每天放牠出來飛,可是只有單獨一隻鴿子根本不喜歡飛,家裡一趕,牠就飛到附近山坡上停著,再跑到山坡上趕,牠又飛回家裡。後來叫我去山坡那邊等著,牠一趕飛起來,只要飛過來到山坡這邊便換我趕牠,不讓牠停下,可是牠換個地方又停下了,趕了一個下午實在不行了,只好放棄,隨他去了。
不久我們這邊成立一個賽鴿會,當時我雖養沒幾隻鴿子,也去報名參賽,我那同學和他二哥也報名參賽,於是他二哥又去親戚那邊要了一隻母鴿,另外又要來一對種鴿,下崽準備參賽。
結果那一年我的鴿子到第三關便太晚回來而失去繼續比賽資格,他呢?每一關幾乎都在10名之內,到第5關結束他拿到綜合總冠軍。種鴿就是那隻整天停在山坡上不肯飛的公鴿。往後的十幾年他參賽幾乎戰無不勝,攻無不克。拿冠軍幾如探囊取物。也由賽鴿的賭金累積了難以記數的資產。
後來台灣由於網鴿猖獗,賽制改變,由原來的陸翔改為海翔,這一改變讓我那朋友自此以後賽鴿是屢戰屢敗,主要原因就是訓練方式沒有隨著調整,原來陸翔鴿飛翔距離大約300多公里,改為海翔距離稍有加長,但更為需要體力,這時應該要有適合長距離的鴿種會佔優勢。可惜他沒一是到這因數,以致連敗了十幾年,近年他已放棄參賽了,我幾個月前經過他那邊看他還是放著整群鴿子在屋頂盤著,可是沒參賽了。
我這同學原本有好血統的賽鴿,讓他風光了十幾年,後來賽制改變了,他卻沒有改變訓練方式,也沒有再引進更適合新賽制的鴿子,以致賽績一落千仗。
台灣另外有一個養鴿名人,就是五洲製藥的前董事長吳先旺先生,他年輕時住板橋,也愛賽鴿,對於好鴿子他肯下重金買。他第一次參賽並沒有拿到好成績,但是他把當時1~11名的鴿子全買回家了,一家一家的去說服,只要對方肯開價他一定買。當時板橋一棟透天房子大約3萬元人民幣(70年代),他買那11隻鴿子花了7萬多元人民幣。等於用兩棟房子去跟人換回那11隻鴿子。
那些鴿子也沒讓他失望,隨後十幾年他在賽鴿界可謂叱吒風雲,賺回上千萬。當然他每年還是會買鴿,但有一個原則就是一定只買冠軍鴿,不是冠軍鴿他絕不會花錢去買,但只要是冠軍鴿價錢好談。
吳先生前幾年去世了,賽鴿界他並沒有待到最後,原因是台灣的賽鴿越來越黑暗,質量越變越差了,因此他早就急流勇退,專心經營他的製藥廠。
以上兩個個案都能明顯的看出鴿子血統的重要性,當然另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訓練方式,兩者相輔相成。沒有好的血統,你訓練到死也沒用。有好血統,也得要有好的訓練方式,這樣才能在賽鴿界闖出名號,成為一方強豪。
上一篇
15楼 评论者:
落尘
时间:
2025-9-25 16:24:39
内容:
读完受益良多
提交
养鸽人的骄傲,为你高兴
娓娓道来,读起来很是雅致
实打实的经验分享
耐人寻味的小故事
评论内容:
作者近期日记:
□ 2016-3-28
:
成為強豪
□ 2016-3-15
:
台灣的鴿店
□ 2016-3-12
:
台灣的賽鴿
□ 2011-7-27
:
教你如何在日記裡附上相片
□ 2011-7-27
:
該笑還是該哭?
□ 2011-7-12
:
英雄不怕出身低
□ 2011-7-9
:
手工養鴿方法
□ 2011-7-6
:
白鴿情人
□ 2011-7-3
:
出逃的公鴿
>> 查看所有日记
这里是记录养鸽人心情的空间……
www.chinaxinge.com 中国信鸽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