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了中信网,看见红太阳鸽居写的“当天落遇到伯乐”的文章后,深有同感,所以在此与大家互利共勉,一起学习。 其一,“说实话,养鸽基本是离不开"天落",虽说有很多鸽友对天落都是不屑一顾的态度,但身在江湖,天落却是养鸽人始终要面对的问题.或人家的天落到你家或你家的天落到别处,看似天落是不好的苗子劣等的次品,然天落成气候的鸽子相信大家也知不在少数.”作者一针见血的点出了天落鸟也是能够成气候或有成气候的可能。这是作者的观点,开始直奔主题了。 其二,“以一到二只天落而成名立万的鸽友也不在少数.”作者直接说出了天落鸟是可以造就好多的名家精英的。“常熟鸽界的天落以上海鸽为主,浙江鸽\福建鸽为辅.俺棚没有设计机关,但自行进棚的天落不下数十羽,有些天落是赶都赶不走,有些鸽子从外观来看确实不错,脚上戴的也是大大小小的特比环居多,”例如“想当年姑苏城的台鸽5247,几易人家,最终在有缘人手中才得以发挥名震华夏.张家港的易祥林靠着一只红台鸽而突破哪个以超远程为荣年代的极限作出了名震一时的吐鲁番"超霸"号,每个江湖中并不乏以"天落"成名的高手大家.”作者用实际事例说明天落鸟就是能够造就名家和鸽界精英的。 其三,“当然,不是说每一只天落都能成材,纵观全国,一年的天落数量估计要用数十万计,飞入鸽友家的应当占多数,按此比例来讲天落能用出来的比例倒也不高,一只好的天落不是随便遇到一个鸽友就能成名立万的.能让一只天落成名立系的前提当然也是离不开一位识鸽的"伯乐"!”作者突出了主题,“天落”常有,而识得“天落”的伯乐却是不多。所以任何事情都应该鉴别的去对待,不能够人云亦云,更不能不去辩证的看待问题的实质性。 其四,作者亮明了自己的观点。“当然,我不赞成专门去抓天落,有些事情不是故意为之而能成事的,除了要用一副识鸽的独道眼光外,还要一份额外的缘份,江湖常言:鸽随有缘人就是此理.有些东西冥冥中就是你的,迟早都是你的.”“俺棚没有设计机关,但自行进棚的天落不下数十羽,有些天落是赶都赶不走,有些鸽子从外观来看确实不错,脚上戴的也是大大小小的特比环居多,但看是好看,但要谈到用却是不敢下手,因为各方面原因基本不确定,加之自己的鸽子也不少.”。作者的观点之一就是“我不赞成专门去抓天落”,因为天落需要能够识得天落的伯乐才行;作者的观点之二是“自行进棚的天落不下数十羽,有些天落是赶都赶不走,有些鸽子从外观来看确实不错,脚上戴的也是大大小小的特比环居多,但看是好看,但要谈到用却是不敢下手,因为各方面原因基本不确定,加之自己的鸽子也不少”。作者自己的鸽子多是其一,再则纵观“特比”和“公棚”不少,即使好看也是不敢下手,因为各方面的原因不确定。 所以这篇文章无论从立意还是谋篇,都是不错的。确有与众不同之处,尤其立意新颖、观点明确,主题突出。希望大家在拜读中信网那些好文章的时候,我们不仅要看内容,更应该通过现象看到文章实质性的东西! 今天写文,主要是与大家互利共勉,认真学习,这是其一;其二,是这篇文章确实值得我们去推敲、研读,从中获益匪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