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公棚,大家都感觉里面深不可测,好像每个公棚都有作弊嫌疑,其实不然。我不否认第一届的新棚,他们也是抱着美好的愿望和逐年发展壮大的宏伟篮图开办的,开办者谁不是踌躇满志,志在必得!当然这也不能千篇一律而论。其中有很多公棚老板是老兵新传,换汤不换药的。但绝大多数人第一届老板的出发点是好的。可是到了决赛后一算账赔了,次届就开始做一点手脚,想法挽回损失。什么公正信用统统抛一边去吧。你想别人拿钱喜气洋洋,我亏损喝西北风,那有那么好的事,再说我不赚钱怎么把公棚开办下去。 第一届的公棚鸽源是至关紧要的 ,收鸽多少取决于章程的制定。他们把目光盯在工薪层,有参赛费定得低低的,奖金高高的 ,团体名次多取点。有公棚团体录取50名的,这恐怕是在章程里见的录取最多的了。还有美其名曰:无论 收鸽多少章程不变奖金照发。结果呢?容纳六七千羽鸽子的棚竞收鸽一万三千羽,超过一倍,也不知当地信鸽协会是怎么对其公棚限定羽数和监管的。
另外,因为收鸽多少章程不变,仁慈的老板增加有限的名额和奖金你还得山呼万岁!所以选择公棚一定要看它限收多少羽。我认为章程应改为:限收**羽!无论 收鸽多少章程不变、奖金照发。
鸽子收够了,还得把钱弄到手,未交参赛费前老板是孙子,交了钱后鸽主成了孙子,一切由公棚说了算。有先交保证金的,交了保证金就套住你了;有先交饲养费的,鸽子游棚了饲养费游不了;有清棚时点数为准最不靠谱的一次性收费的。
比较好的公棚一般都是在80—120公里训放后交费上手,且第一关未上笼退参赛费的,这样的棚敢让你上手最起吗没扫空环,但谁也不敢保证里面没有克隆鸽,谁也不敢保证收费前8—12次训放的公里数不缺斤短两,傻瓜才给你放够,更不能在第一关上笼前把鸽子丢掉,这都是钱那!还有为保证鸽子不丢失,训放时放一半留一半的…。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无论怎么说,保证鸽子的存棚量就是保证此届比赛成功的根本所在,所以说很多公棚在第一关大量掉鸽就司空见惯,不足以为奇了!
循序渐进 大年初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