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2006-3-3 23:19:00晴朗 星期五
千公里寄养棚    作者:独活鸽痴级别:银星
             
         
  目前信鸽短程赛以其竞争激烈、刺激、观赏性强,受到广大信鸽爱好者的追捧。500公里以下的短距离赛如火如荼,各地以500公里为主赛程的公棚如雨后春笋,鸽友交鸽参赛争先恐后、趋之若鹜,这表明我国信鸽运动蓬勃发展。但近年比赛中,500公里赛因外界自然条件影响造成归巢率急剧下降,恶劣条件归巢情况大不如从前,这反映了信鸽总体定向水平的下降,显示种群退化的迹象。信鸽总体定向水平下降的原因之一是,短程赛中有相当一部分获奖鸽是跟班马,它不是靠自己独立的定向能力飞完全程而是依靠信鸽趋众效应飞完大部分行程,依靠自己的充沛体力在最终获得好赛绩的,而这种赛绩鸽往往又被引种者看好高价买回作种,这样难免造成整体定向水平下降。中远程信鸽赛特别是千公里以上级别信鸽赛,极少数信鸽能当日归,多数信鸽必须在外宿夜,独立生存能力和独立定向能力必然要经受短程赛所不能比拟的考验,血统因素在中远程比赛中影响比赛成绩显的更为突出,也有利于信鸽竞翔水平和定向水平的提高。
  十年前流行的口头禅是500公里比力气,1000公里比种气,2000公里比运气。此说法虽不十分严谨却包含着一定的道理,要培育优良品种应该通过1000公里比赛大浪淘沙、去伪存真。西欧赛鸽强国通过上百年的探索,尽管短距离赛依然风行,但最终主赛线定位千公里赛,其中的奥秘主要是育种的原因。西欧赛鸽强国老种经久不衰、新品系层出不穷,恐怕主要得益于千公里的筛选。
  当前千公里国家赛、南京的千公里公棚赛、湖北的千公里幼鸽赛,均说明千公里赛正在被国家及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重视。 我国幅员辽阔,几代鸽友前赴后继、孜孜以求,探索出不少黄金赛线,我们襄樊的千公里赛线就是国内最好赛线之一。襄樊以不足总羽数20%的参赛鸽连续夺取三届正大杯千公里幼鸽赛冠军,并获04、05年全省千公里成鸽赛三次冠军,足以显示襄樊的区位优势。。
  我的好友王总赞助鸽会比赛后,我们又协商利用襄樊的区位优势建立千公里寄养棚,为广大鸽友服务。现在建棚工作十天内可全部完工,寄养棚规程已出台,预定3月19日开始收鸽。比赛分三关赛阶段和千公里阶段。三关赛参加当地鸽会300、400、500公里,各单关棚内奖前十名(冠军200元),且赛鸽在当地鸽会所获奖励全部归鸽主;棚内三关总成绩前三十名获奖励(冠军5000元)。千公里统一参加湖北省正大杯千公里幼鸽赛,棚内奖前三名(冠军500元),但赛鸽所获正大杯千公里幼鸽赛省、市的奖励全部归鸽主(冠军16000元)。为了照顾工薪阶层鸽友,吸引更多朋友参赛,我们本着保本原则,三关赛阶段每只收130—140元,千公里阶段每只再收70元。本棚饲养密度按中鸽协规定的公棚标准,每平方米不超过六只,因棚的面积限制最多只能收250羽。
  这种寄养棚虽然类似上海宝来富寄养公棚,但在我市乃至湖北可能是头一家,能否得到鸽界的认同,还有待实践的检验。但无论收鸽多少、盈亏如何,我们将信守诺言、义无反顾地办好寄养棚。

 上一篇下一篇 
 
 
  
  
还没有人对该日记发表评论!
  • 从实战中来,到实战中去
  • 接下来的比赛,拭目以待
  • 故事感人
  • 赛鸽不难养鸽难
评论内容:
 
         
 作者近期日记:
□ 2014-12-3 : 让人揪心的821
□ 2014-12-1 : 残酷的第二关
□ 2014-11-23 : 论三关赛放飞时间
□ 2014-11-17 : 沉寂三年,今方露头
□ 2013-11-1 : 我又回来了
□ 2007-2-3 : 新年构思
□ 2007-2-3 : 我的鸽舍
□ 2007-1-29 : 年终总结会
□ 2007-1-6 : 策划07年鸽会计划
□ 2007-1-3 : 盘点06年
>> 查看所有日记

这里是记录养鸽人心情的空间……
www.chinaxinge.com 中国信鸽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