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2006-2-19 20:14:00晴朗 星期日
学生,军人,鸽手(中)    作者:半个莆田级别:银星
  那时有个小小的“抱负”,有朝一日,我惬意地站在自家楼顶,看着蔚蓝天空中自由翱翔的鸽子们,目光随之低俯高冲,我的一声口哨,鸽子们马上集体降落,齐刷刷的立在我身边等待我扔点它们喜爱的玉米、小麦,之后,我会微笑地看着它们抢食、嬉戏。
  很是意外,这个小小“抱负”得以兑现的地方,竟会是我做梦都想不到的绿色军营。
  我是个闲不住的人。入伍不久,看到营区饲养场有块闲余场地,我就展望联想了一番,何不养点鸽子,既圆了夙愿,充实了日子,又给直线加方块的营院添了风景,肯定行得通。为了加大该项目的保险系数,我还动员了后勤班的一个杭州籍老班长“参股”。我为老班长描绘了该项目的可行性、技术依托、经济效应,及日后即将产生的“政治”效应,老班长对此深信不疑。“地利、人和”的条件都已具备后,剩下的就靠我一展身手了。
  起步阶段先是个人“投资”买来了两对种鸽,为了尽快产生效益,我在挑选的时候凭“经验”将两对即将生蛋的种鸽“收入囊中”。很是意料之中,两天之内,种鸽相继下蛋,安心孵蛋成了鸽子们“入伍”的第一件事。“鸽生蛋,蛋孵鸽”的规律被我毫不走样的付诸实践。捣弄了几个月后,小小鸽舍已是“鸽丁兴旺”并引来了单位首长的关注。
  领导们肯定了我们前期的工作,以组织集体决策(党支部会议)的形式通过并“追加”了投资(返还了当初的个人股份),司务长站在发展的角度看待问题,将我们原先搭建的鸽舍作了整改,扩建并规划了鸽舍场地,我作为“技术”人员还享受了特殊待遇:早晚出操后不用再清扫公共卫生区,抽出时间侍弄鸽子。司务长那天和我谈完话,我兴奋得小脸发烧,哎呀!是金子,总会有发光的时候。我窃喜不已。
  在部队这个爱好得以经久不衰,三年的义务期内我和鸽子成了整个支队创新农副业的一杆旗帜。说来也惭愧,把爱鸽置于农副业范畴,对不住了。但只要待遇上对得住它们,行了。
  在部队真正把鸽子闹大了是服役第四年下半年。我所在的副食品基地被总部评为先进,整个福建仅此一家,按说我一个煤城子弟,干农活不是强项,但就是鸽子侍弄得好,特色突出,所以,全省的农副业现场会放在我这开了。那时的盛况是:整个武警福建总队的后勤给养干部,各地区支队长、后勤处长,本地区政法委书记、公安局长等,组团来到我管理的副食品基地参观,我以规模宏大的养鸽场抓住各位首长的眼球。什么“赛鸽舍”、“青年鸽舍”、“观赏鸽舍”、“肉鸽舍”,搞得玲琅满目,大出风采。这也说得上是一般事物发展由浅入深,从小到大的案例了。现在想起来,还记忆犹新。
  等到第5年的时候,我调到了机关,离开了我这些朝夕相伴的朋友。怎么说呢,心里是有些不舍,但自己知道,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总有一天,我要离开它们,那管它们给我的部队生活带来了旁人所理解不到的快乐,在复员之前,我曾想,在基地的赛鸽舍里挑几只鸽子带回萍乡,可我回家连单位都还没落实,带这个小东西回去合适吗?等在地方安定了再说吧。
  别了,我的爱鸽,别了,我的战友,别了,你们给我的部队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欢娱,你们充实了我的生活,感谢你们,等我的工作安定了,我会接你们来到我身边的,告辞了!
 上一篇下一篇 
 
 
  
  
 1楼 评论者:葳峰级别:新星    时间:2006-2-21 9:38:00
内容:老铁还未完待续哦,新片有来啦.;老弟你可真会整啊. 我想下文会更精彩的.会的,会的.一定会的. 谢谢啦,以后可别让我们等太久啦.
  • 读完受益良多
  • 记录是为了更好地前进
  • 耐人寻味的小故事
  • 有鸽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万事皆在一“缘”中
评论内容:
 
         
 作者近期日记:
□ 2007-10-23 : 名震萍乡鸽界俩黑马—献给两好友
□ 2007-1-13 : “刺客”失而复得记(下)
□ 2007-1-13 : “刺客”失而复得记(中)
□ 2007-1-13 : “刺客”失而复得记(上)
□ 2006-6-7 : “刺客”懂得模仿秀
□ 2006-5-7 : 入赏,还差一点点(下)…......
□ 2006-5-7 : 入赏,还差一点点(上)…......
□ 2006-4-8 : 归来希望在!
□ 2006-3-25 : “老油条”阴沟翻船的启发
□ 2006-3-12 : “变态”家飞
>> 查看所有日记

这里是记录养鸽人心情的空间……
www.chinaxinge.com 中国信鸽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