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2012-2-4 11:57:00
晴朗
星期六
微信
QQ
鸽友圈
技术与艺术
作者:
翱翔巴蜀
人生就像在跑马拉松,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咱似乎也不再记得这句话是谁脱口而出。就像一只从未有过任何身世的鸽子,当它被你带上参赛足环之后,它就注定是你的希望,也将是你的失望。你若发现夜晚的宁静让你不断惆怅,那么明天的到来将会使你的赛绩蓬勃向上。
不知不觉,10多天的春节假日已经离咱而去。忘不了,忘不了傍晚美味佳肴酒桌上的谈笑风生;忘不了,忘不了巴山深处的鸽友情谊;家乡的春节,红色的灯笼在小小的城市里总会显得如此的鲜明亮丽,四周青山环绕,小雪也时而落下凑凑热闹。紧凑的城市里,拉近的永远都是人们心与心的距离,抬头一望,一张张熟悉的面孔,回眸一笑,一句句“新年好”暖似朝阳。我永远爱着我的那个老巢,那里珍存着我童年的记忆,年幼的老物件。那里弥漫着我的王冠老舍的味道,和一只只曾经为我立下汗马功劳鸽子们的足迹。回到家里,第一件事情就是拿上钥匙,跑到老住处顶楼看看,棚、还是那个棚,只是鸽,早已没有鸽。水壶里绿幽幽的青苔,食槽里一尺来深的玉米苗······
前面简单讲诉了一下春节回家的情景,后面的日记中,将会为鸽友们一一奉献出与鸽友之间的趣事。
今天的日志,来源于近期的一些思考,所总结出的一点养鸽个人见解,在此谢鸣中信网的所有会员们,感谢大家对巴蜀的支持以及鼎力相助,在龙年到来之际,给大家拜个晚年!
文章开走,请将鼠标轻轻向下滚动↓
技术,对于现在正处于发展阶段而言的中国,可见在各行各业之中,是显得尤为的重要。古人云:365行,行行出状元。在社会上,我们大家所见的行业岂止365行?无论是工业、还是农业、科技业······,相信咱们见过的成功人士必定不少,今天无意当中找到一本书,《疯狂英语》。或许,在常人眼里,这是一本普通的书,但是,当这本书出版以来,曾经红及过大江南北的各个学校。原创作者可谓是一夜成名,一本书,一个疯狂的思想却能使他发家致富。疯狂的做法,疯狂的教育题材,让外国人感觉到中国人是多么的聪明。英语就是ABCD。当一次新鲜的尝试方法通过试验,并逐渐被常人进行采纳的同时,这也就在无形之中形成了一门技术。一点点灵感,一次次顿悟,无意间的启发,让咱不经又想起了棚中的鸽子。
中国的信鸽流动产值,在这个活跃的信鸽赛圈中,早已突破了10亿人民币这一关口,国外的大铭鸽,一窝蜂的涌进这一比黄金地带还富裕的圈子之中,各地大小赛事兴起,公棚如火天日的举办着各具特色的比赛,正所谓,比赛还未平息息,引种又来侵袭。更有聪明的养鸽人士,学习老外,看准了这一商机,全身心投入于鸽棚之中,将信鸽做成产业。咱们不得不佩服这些职业赛鸽手们这一做法,满足了自己的养鸽爱好,同时也在事业,家庭,鸽子,金钱,朋友,荣誉等多项领域获得大丰收。或许,当咱们抱怨自己的鸽子没赢得大奖的同时,别人也在笑话我们。赛场一分钟,鸽棚十年功。别人用秒表给鸽子卡归巢时间,而我们却以天数给鸽子定归巢时间,很显然,后者输于前者很长一截。养鸽,是一项技术,悟性,是打开捷径的最佳钥匙,要是少了勤劳,少了挑战,成功从何而言。请大家多多留意身边的每一位养鸽高手,或者是职业赛鸽手,在平常的养鸽手法中,很多独道关键之处,是让我们纵多学识浅薄的爱鸽人士所不能理解的。引种需有主,有主问出路。一路血统优良的鸽子,在别人棚里能得到很好的发挥,当引入自己的棚中,却表现得平平淡淡,这就得找找自身的原因。巴蜀主张一点原则,当你引进别人棚里的血统鸽时,切记了解这路鸽子的特性,以及适应环境的能力,能在棚里连续红火三代以上的鸽子,它的主人对其饲养方法必定会有一整套的经验,宁肯下重金在引进种鸽的同时引进技术,也不能盲目的胡乱投入,四处东拼西凑。成绩可以偶然,但绝对不会长久,只有真正脚踏实地,虚心学习积累经验的鸽友,才会离成功更进一步。
技术,终究是技术,永远代替不了艺术!
技术、艺术。前者实而不华,后者实而生华。再谈艺术,咱感觉这就像是大自然天然打造出的画卷,没有一点瑕疵,至少是咱们肉眼所无法挑出的不完美。在赛鸽圈中,每一位鸽者都可称之为雕塑家,闭上眼睛,掐指算算时间,两只鸽子,雌雄一结合,精心的照料两个月,当自己双手捧出自己的作品,与众人相品评时,得到的认同,成就感油然而生。如果是我,至少我会觉得比十年前学校颁奖典礼上颁发“三好学生”奖状的荣誉还要光荣。而如今,繁琐的生活压力左右着我们这群年轻人的肩膀,似乎在闲暇之时,我们更加渴望能像鸽子一样展翅翱翔。玩鸽不能没有赛事,速度不会缺乏激情。像我们这一代初出茅庐的年轻养鸽人,就应该多多学习鸽界前辈们的经验养鸽技术,因为历练不够,因为造诣甚远,所以艺术对于咱们而言,毕竟还是太远。技术虽比不上艺术,但是有了技术,就离艺术更近一步,调试艺术是一个过程。咱始终记得每次去李叔家学习经验的同时,他口中常挂的一句话,“鸽子是人做出来的”。一句很简单的话,一句很普通的话,却寓意深远。这不是捏橡皮泥,也不是耍猴戏,随心所欲。付出不等于收获,没有悟性,徒劳不获。养自己信得过的鸽子,交自己称心如意的朋友,若有缘,漫漫鸽途再遇贵人相助。那么,不久的将来,当你捧着奖杯站在奖台上,台下的人向你竖起大指,“那小子养的不是鸽子,是艺术”。
看看时间,凌晨5点半的时候,咱还没睡觉。一根香烟,一杯咖啡,一篇文章,待思绪随太阳逐渐进入黎明给预定的轨道之后,咱似乎又想到要尝试一种新的养鸽方法,那就是 Crazy!(疯狂)
king
2012.2.4 凌晨5:30
上一篇
下一篇
11楼 评论者:
傀帝
时间:
2013-6-30 12:12:10
内容:
好!支持
提交
10楼 评论者:
愚翁文
时间:
2012-2-7 11:21:00
内容:
巴蜀从技术和艺术的高度说鸽论鸽,寓意深刻,也很经典。一切的成功都在于时间与功夫,台上几分钟的精彩表演,台下所花的功夫何止分秒之计,是时间和精力的付出,才换得台上几分钟的精彩。玩赛鸽更亦如此,从引种到作育,从饲养到训放,从调整到参赛是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无一环节不敢闪失,环环精细,环环到位,才可换得决赛那一瞬间惊喜、辉煌,多姿多彩,这是台下功夫实力的展现,也是巴蜀所及赛鸽技术与艺术。巴蜀有才,谢谢付出!
精彩
提交
9楼 评论者:
5804532朱波
时间:
2012-2-6 19:46:00
内容:
来源于生活
提交
8楼 评论者:
猪肉串
时间:
2012-2-4 22:03:00
内容:
好文章…
提交
7楼 评论者:
北京金刚鸽舍
时间:
2012-2-4 17:06:00
内容:
好!支持!
提交
6楼 评论者:
QD李村
时间:
2012-2-4 16:47:00
内容:
和2楼有同感,养鸽子的人,是被不养鸽子的人另眼看待。反观养鸽子的人组成的队伍,也是从奴隶到将军,社会底层的到国家领导人都有啊!提到艺术角度观赏,值!
提交
5楼 评论者:
lhj
时间:
2012-2-4 16:27:00
内容:
都是来源于生活
提交
4楼 评论者:
何智洪
时间:
2012-2-4 16:19:00
内容:
好文章…
提交
3楼 评论者:
笑对人生
时间:
2012-2-4 15:46:00
内容:
呵呵 洒家养的不是信鸽,是寂寞!
提交
2楼 评论者:
营口洪达鸽业
时间:
2012-2-4 15:34:00
内容:
好文章! 以前,每当提起养鸽,人们都有一种嘎、杂、次了屁,反正不是正景人的事。自己养鸽总在人前不太提起,怕别人误解。一次,我侄看了《中华信鸽》中的文章说道:老叔养鸽的也有这么有学问的人。 看到这篇文章的如此详细论述,深感有这样有素质的人参与赛鸽,何愁没有一个美好的未 来。我等又何惧世人的冷眼。
提交
1楼 评论者:
杜年华
时间:
2012-2-4 12:54:00
内容:
极好文章,技术和艺术从来就是两码事,但是只要精通,都能成家,这篇文章很有探讨性,很有可读性,很有前瞻性,拜读学习,祝好!
提交
多读几遍,慢慢理解
重视过程才能乐在其中
养鸽人的骄傲,为你高兴
不输就是赢
评论内容:
作者近期日记:
□ 2014-12-8
:
东山、执着的爱(二)
□ 2014-12-6
:
东山、执着的爱。
□ 2014-5-23
:
阴天快乐
□ 2014-1-17
:
4年,中信网不变的约定。
□ 2013-12-2
:
好久不见
□ 2013-5-10
:
“坑货”
□ 2013-3-8
:
喂赛鸽服“霾”
□ 2013-2-23
:
养鸽还需贵人相助
□ 2013-1-8
:
老杜
□ 2012-12-5
:
枪打出头鸟!
>> 查看所有日记
这里是记录养鸽人心情的空间……
www.chinaxinge.com 中国信鸽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