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这个话题,也许朋友们有点诧异,且听我慢慢说来。 有这个想法得益于孩子们给我的启发。经常看到孩子们玩橡皮泥,什么红色的白色的,绿的蓝色的。多种颜色拼凑在一起捏成各种各样的东西很是漂亮,可是刚开始的时候这些泥巴还颜色“纯正”,每种原始的颜色很是鲜艳,可是到了后来孩子们就继续把这些橡皮泥通过捏、拉、揉、搓等等,起初混合在一起的时候这些泥之间还有颜色的区分,有刚开始的几种颜色的明显纹理色素。可是到了后来,这些颜色就杂合渗透到了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根本看不出以前是哪几种颜色的泥混合而成,成了一种特有颜色的橡皮泥了。如果中途再参入一些别的颜色的泥,在这个大泥团中它的颜色纹理就非常明显,不过通过一段时间的揉捏他也慢慢融合在里面。
废话好多言归正传,如果把几种“血统”的鸽子配在一起出一批小鸽子通过放飞来验证留下好的(这几个配对的后代有所发挥的前提)。几对基础种鸽再互换配对再出一批小的留下其中能发挥的后代。在不参入新血的情况下,让这些子代中互配再留下比较满意的一批,让这几路血统鸽的后代反复的互配正如捏橡皮泥通过捏、拉、揉、搓等等手段,就会留下一批前面几路鸽子的融合体,他们有自己的特色,也许还中和了前面几种“血统鸽”的特点,而且这路鸽子的后代都遗传自己这个杂合体的特征,这个时候就得到了一个遗传相对而言比较稳定的新品系了。
突发奇想、表达不够清晰望大家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