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2011-6-19 16:55:00晴朗 星期日
养鸽就要育系    作者:杜年华级别:金冠
  养鸽就要育系,这是一些养鸽高手们的公认。所谓育系,就是在养鸽、赛鸽的道路上育出自己的新品种,打造出自己的王牌军,培育出与时俱进、适应时代发展、领先本地区各项赛事活动的新品系。

  这话说着容易做着难。因为育种是一项漫长的、艰辛的科学实验,它不但要付出一定的心血和汗水,还要具备一定的、坚忍不拔的毅力,同时还要损失一定的经济利益,甚至承受着多次失败的痛苦,它要经过反反复复的无数次试验,有些品系可能会是一代甚至几代人的努力所成。

  所以,目前我国绝大部分的信鸽爱好者采取的都是引种渠道。这虽然是吃别人嚼过的馍,走他人铺出的路,但对于那些急功近利者还是相对要捷径的多。花上几千元、甚至几万元、几十万元钱,到国外名家手里购买几羽所谓的外环鸽子,这样就认为可以高枕无忧、坐等冠军了,也不否认有一些回来后就能够立竿见影,获得一次两次冠军或者一些前名次。不过有些也是成绩平平,甚至一群菜鸟。但是,老外很精明,他会答应再给你调换所谓的新品种,让你重试,把你作为他国外的试验田。

  育种虽然周期漫长、艰辛、曲折,然而它不但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而且它获取的是一种永恒的成功,引种与其育种相比较,引种只能是暂时的、短暂的利益获得者,且缺乏分享育种过程中滋生的那种艰辛的甘甜和乐趣。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引种不育种的怪现象呢?我想可能与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人们正处在一个经济过热、发财心切、大脑急剧膨胀的大气候有关。目前,在我国梦想一夜暴富的大有人在,有相当一部分人们严重的存在着懒、贪、馋的享乐主义思想,在某些领域不思进取的思想蔚然成风。

  突出的表现在一些人们,吃饭不想做饭,你说逢年过节到饭店去搓一顿,一家团聚一次,热闹一下,因为平时上班忙,没有时间,喝点酒,高兴一下,叙叙家常,轻松一番,改改口味,在生活水平提高的今天也未尝不可。可有些人,就把饭店当做自己的家,一天三顿就泡在饭店里。难怪政府为了搞活经济,一度就三令五申的号召要借鸡下蛋、引凤入巢。

  还有一些人死要面子,在饭店吃饭,本来一两个菜就够吃了,非得要几个菜,吃不完剩下好多就撤了,好像剩下的越多才越有面子,严重的存在着一种极大的浪费。

  那么在鸽界,如果长期搞那些借鸡下蛋、引种入棚的短期行为的做法,做爬行主义者,那只能使自己的路越走越窄,最终沦为国际养鸽强国的“奴役”。

  记得建国初期,我们国家各项国防和工业建设在前苏联的牵制下,一切依靠他们,一切顺从他们,完全失去了我们的自主权利,好多大型工程,绘图靠他们,建筑靠他们,一切技术性操作都要靠他们。后来,我们不愿意做他们的爬行主义者,他们翻脸后,撤走了专家,撕毁了协议,使得好多工程半途而废,使我们吃尽了苦头,国民经济受到了巨大的损失。

  为此,毛泽东老人家大张旗鼓的号召我国人民,要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培育我们自己的科技人才,用自己的双手建造我们的新家园。期间还以愚公移山的寓言故事来鼓励和号召人民,要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更大的胜利,走自己的道路,以自己的双手来建设我们美好祖国。

  在此项伟大号召的感染和鼓舞下,激励着一代中国人默默无闻、埋头苦干、奋力拼搏、只争朝夕,使原子弹、导弹等等,一些西方国家几十年方能研制成功的核武器,而我们几年时间就研制成功了,以及近几年的水稻杂交、航天人升空,无不显示了国人的聪明和才智。

  在改革开放初期,据一些小道消息传言,我们国家和日本签订贸易合同,引进他们的一些高科技设备,可哪能知道,机器引进回来后打开一看,还是我们国家七十年代的产品,人家一翻新又卖给我们。

  在我们鸽界,不也大有例子吗?各大公棚的拍卖会,只要有好鸽子,只要有好成绩,那些聪明狡猾的老外们,相互一挤眼,就不惜一切代价将其购买回去。然后再用它们的子代、孙代,随便起些洋名堂,再以天价卖给我们。据笔者听到,有一鸽友花去四十五万元购买老外一羽鸽子,回家后饲养几个月连个蛋还没有下死了。仅这个鸽友近几年引进外血鸽子花去上百万元。据笔者了解,附近各公棚协会的冠军也没有都出在他的棚里。

  不错,不能否认在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养鸽赛鸽发展比我们快,那些高手们具备了一定的经验,比我们先进,但也不否认,我们国家的某些人们一直受崇洋媚外思想的禁锢,错误的信仰着外来和尚会念经的传统理念,致使我们国家近几年在赛鸽品系上引的多育的少。

  如今,国家富强了,人们富裕了,难道新品系的鸽子我们培育不出来吗?我们还需要再继续跟随着国外那些洋人们做爬行者吗?国外能够做到的我们就真的做不到吗?

  如有不当,敬请批评!


 上一篇下一篇 
 
 
  
  
 12楼 评论者:两荣堂主德舟级别:银星    时间:2011-6-22 22:30:00
内容:大家不要一提育种就如洪水猛兽,其实大凡鸽人都在做着这个事情,只是还没上升到理性认识,我这次起棚立誓要用五年育种然后参赛,看样子我做到了。只要有种鸽在,赛鸽何愁不来,关键是甄别种、赛,这可就需要眼力了
 11楼 评论者:zcgang级别:银星    时间:2011-6-20 12:07:00
内容:养好自己的鸽子,叫老外刮目相看
 10楼 评论者:杜年华级别:金冠    时间:2011-6-20 9:37:00
内容:衷心感谢楼上几位先生和同仁的建议和评论,世界上好多事物都需要辩证的看,在我们国家鸽界也确实有好多先辈付出了很大代价,培育出了符合我们国家赛线、环境条件的鸽子,由于国情的原因等等,未能持久的延续或者大张旗鼓的宣传,使得销声匿迹。近两年,在江浙沪等地,好多仁人志士又不惜一切代价在繁殖、培育适宜我们国情飞翔的各路鸽子,从去年到今年的千公里、超远程赛事的频频举办,这确实是我们感到很欣慰的一件大事。 至于社会中的那些不令人满意的事情,任何时代都是有的,只是涉及的人各有不同,我们相信,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化都会得到解决,都会被社会的正义和进步所沁蚀,低调是做人的准则,高调是做人的目标,是一种精神,没有一个目标时代就缺乏朝气,时代就缺乏向上的精神,就缺乏进取的精神,我的看法也不一定正确,日记园里就是一种探讨,就是一种畅说欲言,就是一种互相学习和争议,争议也是一种学习和提高,这也是一种鸽棚外的乐趣,否则我们怎么走到一起,祝大家安好幸福,如意顺心,快乐每一天!
 9楼 评论者:伊翔兄弟级别:王冠    时间:2011-6-20 8:33:00
内容:只要有机会.有条件的鸽友,必要时还是要更加深入地研究.研究鸽子的提纯.回血等一系列工作。
 8楼 评论者:江苏陶金龙级别:金星    时间:2011-6-20 0:20:00
内容:当代中国积弱有年.自强理所当然.但并非所有事都要和强种保国,振兴华夏必然联系到一起.若如此,那么养鸽子的心态是不是会变的很沉重.不知道詹森老先生将鸽子养的这样好,是因爱国还是爱钱.我只是听说过詹森老先生特爱收现金.我养鸽子只图一乐.从未将养鸽子上升到那啥子高度.有些个事也不是老百姓能操的了心的.公棚我相不中,我顶多不往那里送鸽子.国家赛年年放砸锅,今年我干脆不参加.许多事莫若无言.贪官将万亿资产输往国外,烧麦秸的浓烟笼罩了半个中国,连上边都问不了的事,老百姓不是瞎操心么.连胡哥发表讲话都讲究要低调.唉,做人要低调啊.躲进鸽楼成一统,管它春夏与秋冬.养好自己的鸽子多好啊.
 7楼 评论者:愚翁文级别:金冠    时间:2011-6-19 21:45:00
内容:老杜的培育鸽系观点论述很好。培育一个名系是一项十分艰辛的工程,需要几代人的付出,就多数养鸽取乐人来说,是一个比较难于实施之事,就拿我来说,棚有几路好鸽,也想在系上做点文章,可细细一想,这需要多年的科学提纯、复壮,掺血杂交,实践定形等等,况且自己已过花甲之年,摆弄鸽子时间有限,家里孩子包括孫子,对养毛虫毫无兴趣。可话又说回来,你的主张观点是真切的,就咱若大一个强胜国家,相信会有几辈人的付出,创咱们响当当的品系牌子,中协公布确认的那些育种名家,就是创我国名系的希望所在,成功之光。老杜有才,提的问题都是议论的热点,谢谢!
 7楼 评论者:开心就好鸽舍级别:金星    时间:2011-6-19 21:45:00
内容:中国的赛鸽要是有完善的规章制度和有力的领导者去执行 相信我国辽阔的沃土上会层出不穷的出现育种家 到时候叫老外刮目相看
 6楼 评论者:勇敢者的心级别:金星    时间:2011-6-19 21:30:00
内容:杜老所言有霸气,有力道。这条路还很长,我们需要更进一步的摸索,我们的赛鸽模式决定产生品系的难度,台湾就是活例子,内陆这边一只鸽子也飞不了几年,千公里归巢的鸽子不就是我们的国系吗?有几多人又把它当回事呢?这就是我们的悲哀。
 5楼 评论者:营口王伟级别:翡翠    时间:2011-6-19 20:05:00
内容:老问题新观点,实际上每个地区、每个城市都有新品种、品系的创造者。但我们的国情、体制、鉴定机构都还不健全,更没有一个衡量标准。更不可能被竞争对手所折服、认可。就国外的信鸽环境而言,很多已经历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养鸽家族,这是一种链条式的延续,也许会有我国缺少的专门机构予以认可,才有了品系的形成。难道我们中国鸽界泱泱数十万的信鸽爱好者,研究、育出、连年使翔自己的品种、已形成自已独特风格的大有人在,只是很难走出国门,鸽友间在信鸽最终的评定上也会保留自已的意见,终不会成就一个民间的品种、或品系了。一孔之言,重在评说,如有不妥,海涵为盼!
 4楼 评论者:峻绮鸽舍级别:宝石    时间:2011-6-19 19:22:00
内容:养中国人的鸽,成系也要经过时间的考验,永远崇洋名外地走下去,只是在为别人做广告。国人呀?也该醒醒啦!
 3楼 评论者:两荣堂主德舟级别:银星    时间:2011-6-19 18:41:00
内容:字字珠玑,一语中的,赞。为了达到育出自己的家系我用了五年,现已初见成效,耗资费时自不必说,关键在于定力。
 2楼 评论者:八佰伴级别:银星    时间:2011-6-19 17:49:00
内容:育系谈何容易,这是需要时间,心血,金钱,在这个物价飞涨的年代不易,现在玩鸽者,一般就打下特比,几站不行,飞几十名就淘汰掉,最多春赛再打下,只说秋赛,春节出五六十只,再多一点百十只,家飞,训放,秋赛后还是几十只,春特比继续出,来年春赛后不把去年的淘汰掉,也就爆棚,饲料,足环,参赛费,一年算下需要多少钱,几十只,百十只在我们这里已经算大户,大户一般玩特比,幼鸽赛,每年多少留下几羽成绩较好的!成绩一般的他会一直打普赛吗?普赛也就那些精兵强将,稳定,怎么打就是在前一百名排列,这是当地鸽友玩十几二十年的玩法,育系工薪谈何容易,我相信有人能把他能实现,老人家写的很好!值得学习,感悟,话说的有些过激,请楼主能谅解,也欢迎友友们在这里交流。
 1楼 评论者:llf039级别:新星    时间:2011-6-19 17:07:00
内容:走自己的路,20年后评判对错!!
  • 养鸽人的骄傲,为你高兴
  • 佩服!为你点赞!
  • 生活善待有心人
  • 不输就是赢
评论内容:
 
         
 作者近期日记:
□ 2015-3-11 : 拾鸽不昧的鸽友贾振国
□ 2015-1-28 : 鸽展要向偏远的中小城市发展
□ 2014-12-30 : 鸽友毛有兵真诚向鸽友们致敬(图)
□ 2014-12-11 : 车祸鸽友毛有兵最新治疗状况(图)
□ 2014-12-4 : 为小毛祈福(图)
□ 2014-9-30 : 分析原因可能又被“腺”上了
□ 2014-9-27 : 鸽友——朱哥(图)
□ 2014-9-26 : 我帮鸽友收谷子(图)
□ 2014-9-25 : 高手失鸽我纳闷
□ 2014-9-25 : 张志北好文才
>> 查看所有日记

这里是记录养鸽人心情的空间……
www.chinaxinge.com 中国信鸽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