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楼 评论者:两荣堂主德舟 时间:2011-6-22 22:30:00
|
|
|
内容:大家不要一提育种就如洪水猛兽,其实大凡鸽人都在做着这个事情,只是还没上升到理性认识,我这次起棚立誓要用五年育种然后参赛,看样子我做到了。只要有种鸽在,赛鸽何愁不来,关键是甄别种、赛,这可就需要眼力了 |
|
11楼 评论者:zcgang 时间:2011-6-20 12:07:00
|
|
|
|
10楼 评论者:杜年华 时间:2011-6-20 9:37:00
|
|
|
内容:衷心感谢楼上几位先生和同仁的建议和评论,世界上好多事物都需要辩证的看,在我们国家鸽界也确实有好多先辈付出了很大代价,培育出了符合我们国家赛线、环境条件的鸽子,由于国情的原因等等,未能持久的延续或者大张旗鼓的宣传,使得销声匿迹。近两年,在江浙沪等地,好多仁人志士又不惜一切代价在繁殖、培育适宜我们国情飞翔的各路鸽子,从去年到今年的千公里、超远程赛事的频频举办,这确实是我们感到很欣慰的一件大事。
至于社会中的那些不令人满意的事情,任何时代都是有的,只是涉及的人各有不同,我们相信,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化都会得到解决,都会被社会的正义和进步所沁蚀,低调是做人的准则,高调是做人的目标,是一种精神,没有一个目标时代就缺乏朝气,时代就缺乏向上的精神,就缺乏进取的精神,我的看法也不一定正确,日记园里就是一种探讨,就是一种畅说欲言,就是一种互相学习和争议,争议也是一种学习和提高,这也是一种鸽棚外的乐趣,否则我们怎么走到一起,祝大家安好幸福,如意顺心,快乐每一天! |
|
9楼 评论者:伊翔兄弟 时间:2011-6-20 8:33:00
|
|
|
内容:只要有机会.有条件的鸽友,必要时还是要更加深入地研究.研究鸽子的提纯.回血等一系列工作。 |
|
8楼 评论者:江苏陶金龙 时间:2011-6-20 0:20:00
|
|
|
内容:当代中国积弱有年.自强理所当然.但并非所有事都要和强种保国,振兴华夏必然联系到一起.若如此,那么养鸽子的心态是不是会变的很沉重.不知道詹森老先生将鸽子养的这样好,是因爱国还是爱钱.我只是听说过詹森老先生特爱收现金.我养鸽子只图一乐.从未将养鸽子上升到那啥子高度.有些个事也不是老百姓能操的了心的.公棚我相不中,我顶多不往那里送鸽子.国家赛年年放砸锅,今年我干脆不参加.许多事莫若无言.贪官将万亿资产输往国外,烧麦秸的浓烟笼罩了半个中国,连上边都问不了的事,老百姓不是瞎操心么.连胡哥发表讲话都讲究要低调.唉,做人要低调啊.躲进鸽楼成一统,管它春夏与秋冬.养好自己的鸽子多好啊. |
|
7楼 评论者:愚翁文 时间:2011-6-19 21:45:00
|
|
|
内容:老杜的培育鸽系观点论述很好。培育一个名系是一项十分艰辛的工程,需要几代人的付出,就多数养鸽取乐人来说,是一个比较难于实施之事,就拿我来说,棚有几路好鸽,也想在系上做点文章,可细细一想,这需要多年的科学提纯、复壮,掺血杂交,实践定形等等,况且自己已过花甲之年,摆弄鸽子时间有限,家里孩子包括孫子,对养毛虫毫无兴趣。可话又说回来,你的主张观点是真切的,就咱若大一个强胜国家,相信会有几辈人的付出,创咱们响当当的品系牌子,中协公布确认的那些育种名家,就是创我国名系的希望所在,成功之光。老杜有才,提的问题都是议论的热点,谢谢! |
|
7楼 评论者:开心就好鸽舍 时间:2011-6-19 21:45:00
|
|
|
内容:中国的赛鸽要是有完善的规章制度和有力的领导者去执行 相信我国辽阔的沃土上会层出不穷的出现育种家 到时候叫老外刮目相看 |
|
6楼 评论者:勇敢者的心 时间:2011-6-19 21:30:00
|
|
|
内容:杜老所言有霸气,有力道。这条路还很长,我们需要更进一步的摸索,我们的赛鸽模式决定产生品系的难度,台湾就是活例子,内陆这边一只鸽子也飞不了几年,千公里归巢的鸽子不就是我们的国系吗?有几多人又把它当回事呢?这就是我们的悲哀。 |
|
5楼 评论者:营口王伟 时间:2011-6-19 20:05:00
|
|
|
内容:老问题新观点,实际上每个地区、每个城市都有新品种、品系的创造者。但我们的国情、体制、鉴定机构都还不健全,更没有一个衡量标准。更不可能被竞争对手所折服、认可。就国外的信鸽环境而言,很多已经历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养鸽家族,这是一种链条式的延续,也许会有我国缺少的专门机构予以认可,才有了品系的形成。难道我们中国鸽界泱泱数十万的信鸽爱好者,研究、育出、连年使翔自己的品种、已形成自已独特风格的大有人在,只是很难走出国门,鸽友间在信鸽最终的评定上也会保留自已的意见,终不会成就一个民间的品种、或品系了。一孔之言,重在评说,如有不妥,海涵为盼! |
|
4楼 评论者:峻绮鸽舍 时间:2011-6-19 19:22:00
|
|
|
内容:养中国人的鸽,成系也要经过时间的考验,永远崇洋名外地走下去,只是在为别人做广告。国人呀?也该醒醒啦! |
|
3楼 评论者:两荣堂主德舟 时间:2011-6-19 18:41:00
|
|
|
内容:字字珠玑,一语中的,赞。为了达到育出自己的家系我用了五年,现已初见成效,耗资费时自不必说,关键在于定力。 |
|
2楼 评论者:八佰伴 时间:2011-6-19 17:49:00
|
|
|
内容:育系谈何容易,这是需要时间,心血,金钱,在这个物价飞涨的年代不易,现在玩鸽者,一般就打下特比,几站不行,飞几十名就淘汰掉,最多春赛再打下,只说秋赛,春节出五六十只,再多一点百十只,家飞,训放,秋赛后还是几十只,春特比继续出,来年春赛后不把去年的淘汰掉,也就爆棚,饲料,足环,参赛费,一年算下需要多少钱,几十只,百十只在我们这里已经算大户,大户一般玩特比,幼鸽赛,每年多少留下几羽成绩较好的!成绩一般的他会一直打普赛吗?普赛也就那些精兵强将,稳定,怎么打就是在前一百名排列,这是当地鸽友玩十几二十年的玩法,育系工薪谈何容易,我相信有人能把他能实现,老人家写的很好!值得学习,感悟,话说的有些过激,请楼主能谅解,也欢迎友友们在这里交流。 |
|
1楼 评论者:llf039 时间:2011-6-19 17:07:00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