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2006-1-11 11:49:00晴朗 星期三
我的大"失败"(眼底镜惹的祸)    作者:126鸽舍级别:新星
           我的大"失败"(眼底镜惹的祸)
  在05年春的一次竞翔中(大奖赛)我有16羽赛鸽参加比赛,可当天竟然没有一羽回来,这是我以往没有的记录呀.直到第二天的中午才回来一羽.我分析的原因,其中最大的原因是眼底镜惹的祸,因为在比赛的前3天,我听了"鸽友"的介绍"眼底镜"会看到许多的"东西",那我基本上天天晚上都在看,结果呢(很惨).后来在秋季的大奖赛的比赛中,我就没有看什么"眼底镜",其结果很好,放飞9羽,当天回来7羽,第二天回来一羽,丢失一羽.(只取前30名,在30名中我有5羽入赏算是最多的),我奉劝大家不要再看什么"眼底镜"呀.
  大家想一想呀,要是"眼底镜"真能看到什么好鸽子的话,那大家何必养这么多的鸽子呀,养几只就可以了.更不会有那么多的花大钱去引进什么大名鸽了,那卖一个"眼底镜"就可以了.
  以上只是我的个人一点看法,有不妥之处,望指正!我的QQ505054395
 下一篇 
 
 
  
  
 6楼 评论者:情种级别:翡翠    时间:2024-6-10 15:31:38
内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5楼 评论者:6677级别:金星    时间:2006-1-13 17:33:00
内容:鸽子是靠放的,而不是靠看的。
 4楼 评论者:比萨斜塔级别:新星    时间:2006-1-12 19:25:00
内容:很赞同湖南李鸟的见解。作者放鸽丢失太多的原因,也可能跟看的方法不对有关,角度对错,损伤了部分视网膜。
 3楼 评论者:湖南李鸟级别:新星    时间:2006-1-12 19:19:00
内容:也谈眼底检测镜、栉膜与选鸽: “眼底检测镜”在医学上叫直接检眼镜, “栉膜”只有在直接检眼镜的观察下按一定的方法才能看到。 本人养鸽近20年,但用眼底检测镜观察赛鸽栉膜只有4-5年的时间,在此的一些看 法仅只代表个人的看法:1、栉膜的形状各式各样,幼鸽在出生20天左右便能清楚的看到,但具有相同血缘的赛鸽栉膜形状大多数大同小异,尤其是栉叶及栉叶上呈柳絮状发亮的绒毛的形状基本相似;栉膜中间栉脉线与上几代变化相对较大。因此我们观察赛鸽栉膜,除从外表上可以判断鸽子的遗传及血缘走向外,还可以根据栉膜的形状、变化来判断。2、鸽子的好坏与比赛的结果及鸽子的留种价值与栉膜的形状没有必然的联系,本人用自己历年来的名次鸽与其父母、平辈及下代等都做过比较,发现得奖鸽及其父母鸽中按现行有关评价赛鸽栉膜的“标准”进行比较,发现有进化的,也有褪化的,本人曾经有一只幼鸽比赛三次(400-550公里)都为自己得了高位名次,但其栉膜是属于淘汰行的结构。另外,本人2000年、2003年曾经在上海扬林彪处买过二只种鸽(其栉膜按标准都不错),扬林彪先生应该可以说是看赛鸽栉膜的高手,但其指定配对的二只种鸽,至今尚未有发挥。3、赛鸽栉膜对比赛与留种的作用,或许是国内某些名家的某种品系所特定特有的,而且是有实用的,但不能作为我们鉴别赛鸽与种鸽的通用标准,我们养鸽应该尊重事实,在不迷信的前提下用科学的眼光来接受新的赛鸽经验。
 2楼 评论者:飞龙鸽舍级别:新星    时间:2006-1-12 12:09:00
内容:失败的原因应该从多方面去分析哦,呵呵
 1楼 评论者:zgw级别:新星    时间:2006-1-12 11:20:00
内容:呵呵,你会看吗?是不是正看反了呢?你的鸽子也太差了,16只第2天才回1只。就是蒙也不该如此啊!叫我看大概与眼底镜无关吧?
  • 有鸽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万事皆在一“缘”中
  • 记录点滴养鸽生活,其乐无穷
  • 经验都是慢慢摸索来的
  • 娓娓叙来,很好
评论内容:
 
         
 作者近期日记:
□ 2009-3-13 : 苦恼
□ 2009-2-17 : 回忆往事.....
□ 2009-2-17 : 08年总结及体会
□ 2008-11-28 : 爱鸽呀都是我的错!
□ 2006-1-11 : 我的大"失败"(眼底镜惹的祸)
>> 查看所有日记

这里是记录养鸽人心情的空间……
www.chinaxinge.com 中国信鸽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