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驶过大洞岭,路变得平坦多了,没有了起伏。远处的山上依旧是连成片的松树,在飞奔前行的车子里望去,它们似乎都凝固在山上了,只有路旁的高大杨树显得那么活跃,一棵棵“嗖嗖”地向车子后面奔驰而去了。“爸爸,到姥姥家还需要拐弯吗?”麦乔问。
“是的,还得拐个弯。”爸爸回答。
“那在什么地方拐啊?”麦乔接着问道。
“看!到了,就在这里拐,这里叫三角城,坐好了!左转弯了。”爸爸说。
“为什么叫三角城啊?难道原来这里有个城不是四方形的,而是三角形的吗?”乔琳问。
“呵呵!今天你们俩的问题还真不少啊,也许是你说的那样吧。”爸爸回答道。
在不知不觉中车已经到了古道小镇。
“爸爸!我知道了,去姥姥家要在古道小镇向南拐弯,是吧?”麦乔问爸爸。
“确切的说应该是往左转向,拐弯的时候应该说向左或是向右,因为我们在通常的情况下很难准确的分辨出哪边是南,哪边是北。”爸爸说。
“哦!应该说向左和向右。是快到了吧?”麦乔问。
“还得等会,等过了白马石镇才能到呢。”爸爸说。
“这个古道是歌曲里唱的长亭外古道边那个古道吗?”乔琳问。
“嗯……应该不是的,歌曲里的古道是说的一条古代的路。”爸爸回答。
“我想有可能是的,没准唱的就是这里的古道呢。”麦乔说。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坐在后排座上的乔琳轻声地哼唱起来了。
车从白马石镇穿过后拐上了一条很窄的土路,这条路就可以直接到麦乔的姥姥家了。姥姥家居住的村子叫做黎路村,是一个坐落在深山坳里的小山村,全村只有十五户人家,而且全部姓乔。在原来的时候村里还有二十几户人家,可是由于后来有几户人家的孩子长大后到市里工作,也由于这里与市里往来实在是不方便,所以后来干脆把全家都接到了市里。加之这里地少,收入少,没有什么可以发展的空间,生活也是比较清贫,以后又有几户搬出了这个有着久远人类居住史的小山村。这个小山村通往外界唯一的通道,就是麦乔他们目前所走的这条约有七、八公里长的更为崎岖的土石路。
“姑父!这里为什么叫白马石镇啊?”乔琳问。
“噢!这里还有个传说呢。你们往后看,看后面的那个山像不像个趴着的马,中间的山峰像不像马鞍?”爸爸说。
麦乔和乔琳回过头隔着后车窗望去。
“像啊!这个我们原来也看过啊。”麦乔和乔琳齐声说道。
“那是什么传说啊?爸爸!快说说。”麦乔说。
“相传在汉朝末年的三国时期,我们辽宁的西部和河北的北部都归渤海太守公孙赞管辖。由于公孙赞忙于连年的诸侯混战而忽视了边疆的守卫,北部的北胡首领法撒奇率部趁机侵入渤海郡二百余里,一直杀到刚才我们经过的三角城下。三角城守将万俟哀拼死抵抗,这样才阻止了北胡人的前进,但北胡兵多将广,三角城也危在旦夕。正赶上公孙赞此时从中原率部回渤海郡,得到战事禀报,忙派手下大将赵云率五万精兵到三角城增援。这个赵云就是后来刘备手下的常胜将军赵云,他原来是公孙赞手下的一员大将,后来才投奔刘备的。赵云到三角城后并没有进城,而是把部队在距离三角城西南二里地的河边安营扎寨,这条河就是姥姥家村边的那条小河。第二天赵云便和北胡人开战,在以后的几天中赵云接连斩杀八员北胡大将,北胡军中谈赵色变。北胡首领法撒奇决定亲自迎战赵云,结果和赵云大战一百余回合,最后被赵云一枪刺死。赵云高举着法撒奇的尸体回营,法撒奇的弟弟拾英布想抢回尸体,于是便率北胡兵往上冲,赵云的手下上前阻拦,双方一片混战。在混战中,赵云的坐骑白马颈部中一箭伤势严重,在杀退敌兵后,赵云的白马头西尾东的躺在辕门外死去。看着跟随自己南征北战的白马死去,赵云泪洒衣襟,亲手捧土把白马埋葬。夜晚,赵云在梦中梦见白马又复活了,而且头东尾西的趴卧在辕门外。第二天早上,赵云出辕门发现在埋白马的地方一夜之间拔地而起一座山,把自己的部队和北胡部队分隔开,而且也把在此向北流淌的河水改变了流向,河水从此不再向北流了,而是向南流去。因此山为死去的白马变化而成,而且山的外形也极为酷似死去的白马,而且在山顶中间的部位有一马鞍形的山峰,大家都为之称奇,称此山名为白马山。赵云知道死去的白马在助自己一臂之力,于是率领部下奋勇杀敌,一举击败北胡入侵,把北胡人赶出边界,从此北胡再也没敢入侵。以后只要赵云在渤海郡中,每年都要来白马山看望白马,直至后来他跟随刘备去了四川。再后来,外来此地的人都会问本地人白马山上的马鞍形石头是什么,本地人就会告诉他们那是白马山上的大石头,久而久之人们都把白马山上的马鞍形山峰简称叫白马石了,而白马山也被人们称为马鞍山了,而白马石这个名字也成了这里的地名了。这就是白马石的由来。”爸爸说。
“爸!你听谁说的啊?”麦乔问。
“我是听你姥爷讲的,现在知道这个传说的人已经很少了。”爸爸说。
“这是真的吗?”乔琳问。
“哈哈!这只是个传说。”爸爸说。
“传说?不过听起来还挺有意思的啊!”乔琳说。
在谈话中车驶进了黎路村,姥姥家是村头的第一家。由于已经知道麦乔他们今天要来,姥姥、姥爷在村口等候多时了。姥姥和姥爷都是典型北方农村老人朴素的形象,没有任何装饰,身上穿着朴素简洁的衣服,面色黝黑,姥姥和姥爷的身材都不算高,却都非常的硬朗和健康,看上去笑容可掬又和蔼可亲。车刚停下,麦乔和乔琳就急不可耐地冲下车,边跑边向两位老人喊:“姥姥—姥爷!爷爷—奶奶!”两位老人高兴地回答着,把麦乔和乔琳搂入怀中。
“爸!妈!你们身体还好吗?”麦乔的爸爸也下了车问候两位老人。
“好!硬实呢!快进屋。”“是啊!身体好着呢!”两位老人回答道。
“这是给您们买的东西和药。”爸爸说着从车里拿出了很多补品、奶粉和一个大药包。
“又买这么多东西干啥?我们也吃不了多少,药买点管关节疼的就可以了,就我的关节不好,你爸的身体一点事都没有。”姥姥说。
说话间大家进了院子,院子里一条用铁链栓着的大黑狗朝他们“汪汪”地叫个不停。乔琳被吓得不敢往前走了,姥爷马上大声呵斥到:“大黑,别叫了,都是家人。”那条叫大黑的狗好像听明白了似的,停止了叫声,转身回自己的窝里去了。
“姥姥!这条狗怎么这么厉害啊?”麦乔问。
“是啊!全靠它看家护院呢,要不在这山里有时候有狼、狐狸什么的。”姥姥说。
“啊!这里还有狼啊?”麦乔问。
“狼很少了,可能已经都没有了,已经有很多年都没有看到了。”姥爷说。
“啊!没有了,要不怪吓人的。”乔琳心有余悸地说。
进到屋子里,麦乔看到没有别人,就问姥姥:“乔庄大哥上哪去了啊?”
“一会回来,听说你们来他可高兴了,刚才我让他去卖点买东西去了。”姥姥说。
乔庄是麦乔大舅的儿子,比麦乔大一岁,长着一副红堂堂的脸庞,身体比同龄孩子高大健壮,经常帮助父母、爷爷、奶奶干活,很有力气。这里的孩子上学都略晚一些,所以也是上五年级。家住在离黎路村十二、三里路的石门子村,由于父母在铁岭打工,所以现在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说话间,乔庄拿着一瓶醋也进了屋。麦乔和乔琳看到乔庄回来了,高兴的和他聊了起来,一会又打闹起来。这时姥姥就开始做饭了,饭是上午包好的饺子,下锅煮上一会工夫就好了。
午饭过后,爸爸把麦乔叫到身边说:“麦乔,在这可要听姥爷、姥姥的话。如果不听姥爷、姥姥的话,我可要把你接回去啊。记住你和乔琳在这只住十五、六天啊,不要光玩,也要把作业写了。然后到时候我来接你们。”
“记住了,爸!我在这里会听话的,你放心吧。”麦乔很不情愿的说到。
爸爸看了麦乔一眼,又抚摸了一下麦乔和乔琳的头,然后和姥爷、姥姥告辞开车走了。转眼间老红旗车就消失在那段狭窄的土石路上了。
车子走了,麦乔的心情也轻松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