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2010-5-8 0:41:00晴转阴 星期六
蓦然回首 已寒窗十载    作者:yuxuangeshe级别:新星
------参加"十年鸽事"征文

看见中信网推出这个特别栏目,我很吃惊,因为我正好今年也鸽龄十年了,所以标题的寒窗十年,正是此意!可能也许只有这样才更能完美的领会这"十年"中真正的内涵和意义了吧!回顾过去点点滴滴都是辛酸的历程,既有汗水的浇灌,也不乏泪水的滋润.事物的相对性必然有他存在的必然性!美好的回忆, 终归是有苦有甜的.甜,是因为有了苦的衬托,让它凸显了出来!"十年"已经让我摸爬滚打在这个荆棘满地的鸽界成长了.不再是那个"顽童".
(一) 初触信鸽 有的只是莫名的亲切
这就要回顾到2000年了,那时正值五年级的我时常每月和奶奶在本地的鸽市买鸽子,不过那时是奶奶疼我,买来给我吃的,但是每每买了下来以后,我就不舍的让奶奶杀,不过终究还是闹不过他们,最终还是成为了盘中餐.也因此每次我都会因为没有保护好这些小生命而伤心的哭好几次,那纯粹只是出于一种本能.因为我自从第一次接触鸽子,就有了一种莫名的熟悉!它能让我很开心.他能让我一个12岁的小孩子为了"它"__一个对于大家来说,渺小到可以忽略不计的小生命而不自觉的留下了眼泪,而伤心好几天!难道..也许这就是天生的那种亲切感吧!
(二) 酷热难耐访鸽友 艰苦奋斗为养鸽
记得那是我初中暑假的时候,每当中午饭后的时候,那时候的气温暑假几乎一直没有降低过,总是保持在35-40摄氏度!我都会从不间断的骑上我的自行车,去附近的小区到处探寻鸽子的身影,几乎可以说天天都可以找到一家养鸽子的老爷爷又或者是叔叔!因为看我年龄不大,所以有时候敲门,别人问我干嘛的.我很尴尬.又怕别人不放心我是陌生人.所以就说我是买鸽子的!就这个暑假,我几乎结识了本地所有能找到的鸽友前辈.然后我就下定了决心.要养好点的信鸽.由于本地没有信鸽协会,所以大多以天落鸟为主.不过也得三五十一羽呢!那时候初中的我每每的早餐钱是2元.然而我经常为了很喜欢的一羽天落鸟,而两三周都不进早餐.省下来的钱全部拿来引进天落鸟了.最后的因缘巧合中,我认识了一个老乡鸽友前辈,他说他弟弟在附近一个有信鸽协会的市里养鸽子,找机会给我带羽回来.于是他真的带回来了羽大鼻子500归巢的绛雄.我至今仍然记得,它很漂亮,但是这羽好鸽子可真可谓来之不易啊.整整是我近2个月的早餐钱换来的,就这样我习惯了不吃早饭,所以之间家中的信鸽越来越多.心里自然别提多开心了,但是好景不长,在某天夜里,被野猫闯进了鸽舍,整整三四十羽信鸽,吓跑的吓跑,咬死的咬死,吃掉的吃掉,剩下来的已经寥寥无几了,我真可谓是欲哭无泪啊...
我心里想,这真不是钱的问题啊!又有谁能够知晓,谁能够理解,就这批当时已经算不错的鸽子,我是多么的来之不易才得到的啊!随后一直没怎么引进多数鸽子了,始终保持着十多羽,我感觉自己这颗爱鸽的心已经有点破败不堪了,真的很难再承受什么打击了!
(三) "鸽子"你让他成了"炒饭王子"
转眼间初三毕业了,高一了,暑假我回了趟赣州老家,结果就这次回乡,又成了我人生的一次大转折点.回乡的直接和间接结果就是导致我把亲戚给的所有钱和自己身上的所有钱全部拿来引进鸽子了,那时候的我起点还很低,花儿这些钱,一狠心,买来十羽鸟,整整提了一大箱鸽子装回家,我父母一看火了,本来就不是很赞同的他们,在初三摔死过我一羽鸽子,我差点没离家出走这事以后,一般不要太夸张的话,也不太干涉我鸽子的事情了!但是这次可能他们真的有点生气了.把我直接带去鹰潭报名读技校去了,我考虑读技校的好处就是能有更多的生活费去引进好鸽子,也能更好的和外界鸽友交流.所以也就默许同意去读技校了,同样他们也在同样的默契中帮远在技校的我一直养着家中的那些爱鸽.从此以后每个月引种的目标,基本已经成了例行公事.当月初父母打来500生活费.我可以很精确的计算出我该省出多少钱来引种,不怕大家笑话,我可以计算给大家看看一日三餐,一月早点钱共计30块,早晚2餐每餐2元炒饭(炒饭便宜啊!)30天一月!就是90元.扣除每月得回家照顾鸽子一次,来回车费70块,这里就是160块,剩下的40块就是我这个月的上网费和零食钱了!余下的300全部拿来引种.为了如同计算的一样精确,不超支,我吃饭几乎每月每餐都是吃炒饭,要不就是家里特意带来的泡面,所以"炒饭王子"的荣誉称号,就不自觉的扣在了我的头上!
之前忘记说了,我之所以来这里读技校,就是因为他是给我们父母亲上班的那个企业培训内部技术员工的地方,一般是会直接分配在自己家门口上班的!但是,我总是那最不巧的一个,刚好我快毕业的时候,好像内部消息就是不分配了!我可谓超级郁闷.就为回家上班,安心照顾自家的那么些"小家伙",现在连这么小的希望都破灭了.真是绝望啊!
(五) 踏入军旅 发现原来自己真的和鸽有缘
我们本地幼鸽不成文的规定,只要是本地职工的子弟去当兵,回家之后直接可以进来上班.所以之前我妈妈叫我去部队,我可谓是"宁死不从",因为其一得2年不能养鸽呢.其二那很苦的啊!但是就是听说退伍可以直接回家上班.我就毫不犹豫的告诉了妈妈我的决定,她自然也很是高兴.于是就顺其自然的把我送进了部队.第一年的时候,我很是不适应,因为本来部队的压力就应经够大了,我还没有东西可以消遣,几个月以来,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就是天上飞过一只鸟,我都会激动好半天呢!于是我想起来一个朋友,之后我这个朋友给我寄来很多<中华信鸽>,<科学养鸽>,之类的杂志.我很是上心的看!我部队在江阴市,然而很巧,我在彩页后面有一小处给育雏宝作代理的江阴有一个鸽商,还留下了一个手机号码,我心想真是天无绝人之路啊!于是随后拨通了电话,请他告诉了个号码给我,也就是介绍了一个鸽友给我,这个就是江阴市原来的职工协会秘书长,王寿华老爷爷,经常休息,有事没事就电话和他联系聊聊,给我枯燥的生活添加了不少乐趣.不过随后部队出去演习了,我也不巧,就在那期间,把电话号码弄丢了,就一直没有联系了,但是我隐约记得那个地址,环南两村...于是国了很久很久渐渐的忘记了这事,在第二年中旬的时候有一次我周末请假外出,我突然想起来这个地方,打算赌一把,于是打的去了这个小区,找找问问,很巧,真的给我问到了这个老前辈家中,一进家门,那闪眼的奖牌满墙壁都是,好不耀眼...老爷爷告诉我,他们小区马上楼顶要平顶改建成斜坡顶,所以鸽舍可能就得拆除了.说如果我确实真的喜欢的话,就可以半支援给我,他的任何鸽子给我,只要我喜欢.我看了很多成绩鸽子,很多名鸽.都是以前想也想不到的鸽子.什么台湾周逸年的啊!市级冠军啊!亚军啊!等等...我随后回到部队里,可谓心情久久不同从刚才那个激动的情绪中走出来.还在想不论如何一定要引进几羽回来.于是刚巧赶上部队有一次大幅度涨工资,一次性补了一千多块来,又拿之前省下来的部队大半年的津贴,还想家里要了一千,把上海的姐姐叫来,还贴了差不多一千,又向战友借了些,差不多近2万,把老爷爷家的什么冠军亚军公棚冠军,公棚11名的父母 ,已经他家冠亚军的子代兄弟姐妹,还有上海市1000公里总冠军的弟弟等几羽他自己用出来的拍卖回的种鸽! 我很是开心,一直激动了好几个月呢!不过这些鸽子从江苏弄回江西可不是那么顺畅啊!毕竟我人不能走,在部队!整整十多羽种鸽!陆续分3批带江西的!一批我叫我上海的姐姐从上海带回去的,一批是我当地一个鸽友来江阴亲戚家,让他帮我带回去的!还有一批是我自己想方设法请了个事假,回了一趟家,带回来了!
回头想想真是很不容易,为了这批鸽子花费了太多心思,但是真的很值得,不是去部队,我真的无法接触到它们,我这批种鸽的子代去年还在江阴又飞了个五市1000公里联赛临潼五市排名总亚军,19名,江阴市综合总冠军,6名.江阴市大奖赛冠军亚军!
(六) 退伍不褪"鸽"色
如今已经退伍5个月了,我还在寻找着适合在贝蒂发挥的基础种鸽,因为江阴是平原,想全部拿平原鸽在山区江西打比赛,是不是很现实的事情,所以我必然得引进几羽山区的500公里的优秀血统参杂其中,最近还引进了一羽500公里特比亚军呢!刚刚出完秋季比赛的鸽子,马上就得分棚了!好好养好身体,主要还是准备好出下一批赛鸽吧!
不知觉的十年在自己的笔下就这样逝去了,但是逝去的只是岁月,该留下的终究还是留下了,这份对赛鸽运动炙热的执着,是任何东西也无法磨灭的,也就只有执着,才能够带着我们走向成功,我作为一个90后的鸽界新人来说,我们的资本就是时间.要走的路还很长,不要过于依赖他人,自己的路还得自己走!
希望这篇文章能够给广大鸽友以启发,端正心态,养好鸽.只有这份执着,才能带你走向成功!

江西宇轩鸽舍 李骏
QQ:527793169
宅电:07937711353
手机:13870321471

 上一篇下一篇 
 
 
  
  
 4楼 评论者:小山3166级别:金冠    时间:2010-5-18 17:11:00
内容:自己的路需要自己走。
 3楼 评论者:新疆骅珑级别:新星    时间:2010-5-8 23:06:00
内容:写了这么长,认真的读完了!学习了,谢谢分享!
 2楼 评论者:金翅膀鸽苑级别:金冠    时间:2010-5-8 22:20:00
内容:看了你的十年,就自然想到我的童年,没有鸽子简直过不了日子!
 1楼 评论者:何海滨级别:金冠    时间:2010-5-8 11:19:00
内容:每一个真正喜爱鸽子的人,都曾有过不平凡的经历。祝寒窗十年学业有成!鸽界离不开90后的新人加入,你们是中国赛鸽的未来,有你们的加入,中国的赛鸽一定会前程似锦!
  • 养鸽,养性也!
  • 很精彩,写得烟火气十足!
  • 养鸽就得花心思
  • 记录是为了更好地前进
评论内容:
 
         
 作者近期日记:
□ 2010-10-25 : 关于赛鸽羽条破风问题的意见征求
□ 2010-5-10 : "经验" "经历" 我要"成长"
□ 2010-5-9 : 无奈的种鸽开家
□ 2010-5-8 : 欲识鸽 必先识人
□ 2010-5-8 : 赛鸽爱好者的最终目的
□ 2010-5-8 : 蓦然回首 已寒窗十载
□ 2010-5-7 : 如何用好手中的种鸽
□ 2010-5-7 : 工薪阶层鸽友引种 "难"
□ 2010-5-6 : 赛鸽水平落后地区鸽友的困惑
□ 2010-5-5 : 种鸽是否活条更好?
>> 查看所有日记

这里是记录养鸽人心情的空间……
www.chinaxinge.com 中国信鸽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