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在日记里提出了一个关于赛鸽运动理论的话题。养鸽十五年来,最大的困惑就是没有理论和缺乏经验,特别是在育种方面。我对有关赛鸽的知识的追求是强烈的,甚至梦想有朝一日赛鸽运动的理论一旦被我所掌握,我是不是就可以作育出并拥有一大批属于我自己的可比“年轻麦克斯”、“丝丝”“军校生”等新一代世界铭鸽。我今天才发觉十五年来我是多么的幼稚,甚至可以称为是弱智。 记得在十年前,我曾经读过一篇关于卡多利斯养鸽人生的文章,我还根据文中的介绍,绘制了一张卡多利斯鸽子家族血统图谱。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卡多利斯靠一雄两雌起家,以1/4近亲交配法为主,迅速建立起具有明显个性特征的卡多利斯鸽族,经久不衰,影响了欧洲几十年。后来,我又读了武高平的“詹森育种原理”这本书。其实武高平所介绍的詹森育种原理和卡多利斯的1/4近亲交配法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由于我绘制出了卡多利斯对鸽子的血统图谱,我自己还颇有点得意,认为我已经是掌握世界名家育种核心技术的人了。但是后来几年的实践结果却使我大为失望,一败再败。
古人说“五十知天命”,09年恰恰是我五十周岁,仿佛在这一年里,我忽然明白了很多的道理,包括养鸽子的。
有人说着世界上根本就没有什么育种理论,好鸽子是可遇不可求的,今天我才真正地理解了这句话,不知道明白这个道理是不是有点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