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2005-10-3 17:01:00阴天 星期一
中小鸽舍 公棚引种    作者:云中鸟级别:银星
 金秋时节,各地公棚最后的决赛即将如火如荼地展开。中小鸽舍对自己棚中的种鸽进行调整更新地最佳时节也来临了。
 回想这几年的养鸽经历,感触颇深。2002年前我的种鸽都是些来历不明的天落鸟,比赛的成绩可想而知。2002年秋,我首次在北方某公棚引进了三羽当年参赛的名次鸽。其中一羽雨点雄转让给他人,留下一对灰鸽在第二年即2003年春季作出了几羽幼鸽,在当年的秋赛中获得了季军、4名、6名、13名、18名等多羽高位名次.
 牛刀小试后,我对公棚鸽更加青睐。2004年秋我因公出差到河北,碰巧遇到当地一家公棚的赛后拍卖会。在拍卖会上我拍得五羽获奖鸽。回来后经过我精心调养,在2005年春作育了一批幼鸽。目前在秋季我会已经举行地两次比赛中获得6名、7名、10名、20名等,而且有一次还是在今年9月18日太阳黑子活动的高峰期获得的。
 以上两次在公棚引进的鸽子使我感觉公棚鸽有以下的特点:
 一、价格较合理。相对于名家棚中的鸽子来说价格较低。名家的鸽子动辄数千,高的则过万,而公棚获奖鸽除前名次和名家的鸽子外,价格基本在千元左右,鸽友可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购买。
 二、种用价值高。到公棚参赛每羽鸽子的收费在300---1000元左右。我相信鸽主送赛的鸽子决不会是孬种,其上代或平辈都是血统优良,或者在本地的比赛中经过检验发挥稳定。其遗传基因较强,下代基本不走样,而且成绩较稳。
 三、异地适应能力强。我地处于中部地区,我引进的公棚鸽都是在北方公棚,从我两次引进的鸽子来看,当年秋末引回,第二年春出鸽,秋季参赛。只要管理到位,成绩比较满意。我两次引进后的参赛成绩也能说明这个问题,证明公棚鸽异地适应能力较强,不存在异地适应周期。
 通过以上的事例,我个人认为中小鸽舍以及经济能力有限的鸽友可考虑到公棚引进获奖鸽作种,这是一条通向成功地捷径!
 上一篇下一篇 
 
 
  
  
还没有人对该日记发表评论!
  • 由鸽事感悟人生
  • 不放弃就有希望
  • 多读几遍,慢慢理解
  • 作者有心了
评论内容:
 
         
 作者近期日记:
□ 2010-12-10 : 特比小雌夺双冠
□ 2010-6-1 : 2010年春赛小结
□ 2009-11-19 : 指定鸽夺冠
□ 2009-11-9 : 勇夺特比冠军
□ 2009-5-25 : 春赛落幕
□ 2009-5-4 : 不差实力,只差临门一脚
□ 2009-5-1 : 失败比赛的总结
□ 2009-4-25 : 09春赛首站大捷
□ 2007-11-28 : 加站赛夺冠
□ 2007-11-18 : 执裁大奖赛有感
>> 查看所有日记

这里是记录养鸽人心情的空间……
www.chinaxinge.com 中国信鸽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