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鸽以来,今年下的功夫最大。但至今反而越来越迷糊,特别是对于赛鸽所适应的赛距问题。 身边的鸽友对不同赛距的说法各持一词,无非从以下几点区分:血统、羽色、骨骼、羽条
1、血统论者最多,而且言之凿凿,“所谓龙生龙、凤生凤”、“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等等之类。最坚决的说法是引用某外国名家的话:“冠军不一定能生出冠军,但冠军的上代一定有冠军的血统”.听起来很有道理,但我不知道有信鸽比赛之初的冠军又如何解释。
而且同是冠军我认为虽统称为冠军,但因赛制、距程、天气等因素的不同而不同,简言之小学生运动会的冠军、中学运动会冠军、市运动会冠军、省冠军、亚运会冠军、奥运会冠军虽然都是冠军但差距不言而喻。
血统论,我认为最大问题是否定了生物演进过程中的进化和退化现象。
2、羽色论:
听起来虽显肤浅,我认为还是有道理的。因为不同羽色在飞行过程中对抗风雨、日晒,抵御天敌攻击等方面应有不同的表现。
3、羽条:
鸽子在天上飞靠的是翅膀,羽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对于不同的羽条与赛距的关系却没有一定的说法。普遍的说法是要三根或四根将军条等长(本身就少见),副羽比主羽略短(短1厘米快),主羽长(超过尾羽黑印的利飞长程),尾羽要求平衡、持鸽在手不左右、上下晃。
4、骨骼:
骨骼要求有硬度、紧凑、轻,特别是对龙骨、耻骨有较高的要求,耻骨除硬度外,要求与龙骨距离紧贴,其中:平行(板凳形的善飞长程)。
龙骨要求有弧度,后面到耻骨部位收上去。
骨架结构分三角形(长三角、短三角)、长形(善飞长程)
除此外对眼砂、羽质、羽形等说法更多,总之是搞的一头雾水。因个人养鸽、见鸽的现实,大多无从考证。望各位鸽友不吝赐教。
宏兴赛鸽 2009.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