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七年前,改革开放的春风还没吹到农村的时候,一个男孩在苏北的偏僻农村哇哇落地了,作为家族长子长孙的他不知道自己的出生已经肩负了家族的很多希望。 在男孩的第一份记忆里老屋是那么的有魔力,土胚建的房子因为年代久远而面目沧桑,朝阳的一面挂了很多木箱和旧桶,里面住着成群结对的鸽子,它们给小男孩带来了很多欢笑,那是爷爷养的家鸽,大概有一两百只,它们每天早上咕咕叫着把主人唤醒,好像在提醒主人该外出劳作了。
那时鸽子们大都自己外出觅食,平时家里很少喂它们,冬天下雪了,男孩喜欢的节目来了,爷爷一大早把院子扫的干干净净,然后拿出自家种的粮食喂鸽子,这时男孩总抢着喂,因为他喜欢鸽儿们落在他的身上,特别是鸽儿们到他手里来啄食,那痒痒的感觉……哈哈!
记得有一天爷爷带回来一只腿上带铝环的灰鸽子,它受伤了,翅膀被枪打残了,带着斑斑血迹,铝环上有一个五角星,爷爷说那是信鸽,可以从很远的地方回家的(后来才知道是军鸽),五角星长的特别秀气,完全和男孩家的鸽子不一样,后来五角星孵育出了自己的后代,男孩觉得它们特别讨人喜欢。
不知不觉中,无忧无虑的童年走了,男孩该读书了,有机会总会带着五角星的后代去学校放飞,它们也总能顺利回家。
几年后男孩读高中了,离开自己的家乡到城市里读书让男孩见识了很多新鲜事物,那时才知道原来信鸽也有比赛,参加比赛要去鸽会,紧张的高中生活丝毫没有阻挡男孩对鸽子的热爱,每次去学校,在转车的时候总要到鸽市去转转 ,听听养鸽子的侃大山,一切都那么的新鲜,着迷啊!因为迷恋鸽子,多少也分散了一部分精力,成绩吗,不好也不坏,家里虽然反对,可总归没把鸽子处理掉。
为了不离开鸽子,男孩考大学时全报考的本地学校,后来如愿以偿留了下了,大学空余时间很多,同学们大都在校内挥散着多余的精力,男孩则把空余时间都花在了鸽子身上,课余总往学校附近的鸽友家跑,大学几年就这样稀里糊涂的过完了。
离开学校踏入社会,要靠自己打拼了,男孩第一站选择了中国信鸽的发源地上海,也不得已离开了自己心爱的鸽子,几年间经历了工作的变迁、身边人的离散,遇到挫折,或多或少总有一些感觉,幸亏内心深处总有一个坚强的伙伴-鸽子陪伴着我。
现在回首自己的人生历程、展望以后的生活,明白了鸽子不是生活的全部,还有很多的事可以去做,用自己的双手去拥抱生活吧。
09年3月26日于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