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开在终于把两只从四川家乡带来的两只小灰交到公棚去了,本该在这个月十五号就送去的,但一直抽不出时间来办,现在这对鸽子的小雄都开始咕咕的叫起来了,这让我有点怛心鸽子到了公棚去会不会在开家中飞失,太大的鸽子容易在第一次上房中就狂飞至远,找不到回棚的路,不过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看这两只不远千里越山涉水的小鸟能不能在这个秋季给我带来一丝喜悦! 晚上我送完孩子学习,想来无事,就给徐老师打了个电话,正巧,他正好在他五星的赛棚里看鸽子,于是我二话不说,来了个夜探五星鸽舍。
由于轻车熟路,十来分钟后我就来到了徐老师和朋友的赛鸽棚,这个赛鸽棚是徐老师和朋友一起比赛的一个鸽棚,鸽棚平时的日常工作由徐老师的朋友管理,棚不大,但部局合理,内部结构也是量体裁衣,错落有致,处理得很科学,徐老师和合作的朋友正在打扫鸽棚,一棚鸽子看起来很到位,随后递上几只去年飞出成绩的鸽子和今春就要参赛的鸽子,总体感觉状态良好,可望在今春有理想的赛绩!
徐老师养鸽基本能做到鸽尽其用,一路鸽子在手中玩了数年,每一年的成绩都不错,当今鸽坛能不朝三暮四的鸽友太少了,棚里的每一只赛鸽基本都有他家老一路上的血统,而且主人自己基本上心里也对自己的鸽子出到哪个程度有何表现都有所掌握,众观全棚三十来只赛鸽,特点明显,外部特征稳定,能做到这点的鸽友不多,而且每年都能保持好良好的成绩,看来没有几把水是达不到这个程度的。徐老师的朋友对养鸽训鸽管理得也相当不错,就拿去年我在他们这个鸽棚等鸽过赛瘾之时就感到鸽子的养功和训绝对不差,飞过六百公里后我感觉他们的鸽子体力还很好,还能飞,看来血统和训养每个环节都马虎不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养鸽方式,都有自己独特的方法和个性,今天得到一个好的启示,只要是好东西,一定要坚持下去,不要吃着碗里想着锅里,鸽子在精不在多,几只好鸽子可以玩上N多年,这句话确实千真万确,看着徐老师和他朋友的这一棚赛鸽,真的受益颇多,但愿他们能在今年既将到来的赛季飞出更好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