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力是人体自身的防御机制,是人体识别和消灭外来侵入的细菌、病菌等异物,处理衰老、损伤、病变、死亡、变性的自身细胞,识别和处理体内突变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的能力。免疫力可分为先天性免疫力和获得性免疫力。(资料来源:百度) 获得性免疫的锻炼和挖掘有很大的价值。动物体适应环境的能力强弱往往与后天的锻炼有关:营养均衡、劳逸结合、加强锻炼、戒烟限酒、心理健康等都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力。虽然其可操作性因人而异,但是都有尝试的价值。 就“获得性免疫”的价值我有一些实例说明。 在电视上曾看到过有关“军鸽”的报道,此称号不光体现在其身份标识上,是因为其在训导员近乎冷酷的特训选拔后一小部分得以留存下来,堪称“钢铁之躯”。这是一支能穿沙漠、越雪山、出入核污染区,能长途奔袭的“特种鸟兵”。在军鸽历史上,曾有在敌占区中弹后顽强飞回己方营区以坠地方式完成任务的壮烈场面。试问:就算基于本身血统过硬,如若没有科学残酷的后天培养,能有此殊荣示人吗? 印弟安历史上,有一支部落为了适应残酷的自然环境和弱肉强食的社会现状,在男性的幼年时期就开始注重“武士选拔”。心理身体上素质优良的男孩才能荣耀地在16岁时的“成人礼”上获得族长颁发的武器,这些兵器就是当时身份、地位的象征,更是父母的荣耀。其中最残忍的就是“钩穿锁骨”的悬挂考验,能够挺过残酷选拔仪式的武士必将成为骁勇的战将,足以令敌人畏缩胆寒! 过敏症是一个生活难题,除了药物干预以外,个体的幼年生活状态与过敏反应的产生程度也不无关系。育儿知识中常提到孩子的触物耐受锻炼,接触-耐受-适应-强化就会良性发展自身对外物的抗感能力,一部分的过敏并非不可改善。举个例子:整天像“泥鳅”的小孩往往很少出现病变,而娇生惯养常常会消化不良、耐受力差,综合适应能力低下。这种现象并不全是自身先天条件决定的。 感冒发烧其实就是自身免疫系统激活并发展的一个过程,如若过早干预,只会强化对药物的依赖性而忽视了自身免疫进化。本人幼年体弱多病,读书时代开始坚持整年的冷水浴,现在每年会坚持从3月份到来年1月中旬每天冷水浴,最大的好处就是增强了抗感、御寒能力。 获得性免疫的尝试,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学会自我感受,感受过程中“限”的冲击,逐渐掌握适合自己的耐受度调节规律,是一个渐进摸索的过程。当然,获得性免疫的锻炼必须注重个体差异,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强化,从实际情况出发,以“重宜避害”为目的,选择尝试免疫机制的提高,达到强健体魄、磨炼心智的效果。 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也说明,懒惰病弱的鸽子是没有多大前景的。对于其它的可塑之才,养训间抛弃娇宠,粗饲耐受、多变环境耐受、抗干扰等潜能的激发有没有实际价值?我也知道,人鸽不可相提并论,但是生物生存进化的法则是相通的。用在鸽子身上,是需要体会并通过实践考证的,如何科学地激发免疫耐受用于训赛,有没有价值?这些还需要老师们给予指点!
――片面之词,敬请释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