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部分鸽友和我们一样,或多或少的遇到过赛鸽预赛飞得快,决赛飞得慢现象。 通常:有的选手鸽在决赛前一站飞速惊人,真正到的决赛站却一厥不振,名落孙山,甚至隔日才归或飞失。相反,有些预赛相对较慢的赛鸽,决赛时却能摘金夺银或取得优胜。 俗说:前几站兴高彩烈,终点站垂头丧气。前几站忧郁寡欢,终点站心花怒放。 有经验的前辈把预赛快、决赛慢的现象称为:状态出现过早! 对预赛慢决赛快的现象称为:正好出状态。 对预决赛都没速度,但均能归巢称为:状态没调出来。 生理与心理学家通过研究得出:动物的行为状态受神经活动支配。动物的神经活动的扬抑,又有一定的规律和周期。而神经活动又受其体质与外界条件的影响。 所以,不难发现:赛鸽受体质与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其飞速呈波浪型状态。也就是通常发现的一站快一站慢现象。(即:周期) 怎样才能改进快慢不均和预决赛快与慢的现象呢? 我们己知道:赛鸽的行为是受神经与体质和环境影响。 那么,就从上述三要素着手。 首先,对赛鸽神经元素的调节,我们需从窝巢环境的保持、比赛运输工具的适应,从而努力克服其恐惧等应激反应。 其次,对其在某一距离上反复训放,使其有稳定的心理与生理反映,从而达到体能一定的值!(即:状态)通常,要对预赛快决赛慢的赛鸽,在预赛到决赛期间,进行一次特别的路训(约100公里)。多年来通过我和部分鸽友的实践:发现这一措施有明显效果。出现了约80%的赛鸽预决赛均很快的显效。 当然,光有预决赛期间加一站路训是不够的。还必须对赛鸽进行精心的体质恢复。 某种意义上说:超强的体质恢复是赛时制胜的决定因素。恢复,要特别注重选手鸽决赛前的一周。要从家飞的维持量、饲料的配比、饮水的内容物添加、赛鸽的休息时间、甚至,光照、用药、配偶等方面进行一系列的体质调节入手。最终达到赛鸽有:充沛的体能,强壮的体质、饱满的热情。(即:状态高峰期) 运动维持量:前三天,上下午不少于35分钟。后三天,您可根据自己赛鸽的实际情况安排。当然,最后一周,建议您不少于用二天傍晚进行5-8公里的疾速快归冲刺飞训练。同时,最好将预赛快的选手鸽,每次都放在最后一个离群单追飞! 饲料配比应加大玉米等的比例,需50%以上。适当加些精蛋白! 饮水建议您以维生素ADE含量占多为主。决赛最后二天需清水。 至于,光照、环境、用药恕不叙述。这些需您自己摸索掌控,没有统一标准。 赛鸽运动是门综合科学。赛前调节更是一门艺求。种与养最终都是通过赛来实现。 目前,赛鸽预决赛存在快慢现象,以引起了鸽友们的广泛关注。今斗胆涉足这一命题,仅是向朋友们报告我们对此问题进行偿试与摸索,属纯掌握皮毛之技。 诚然,种、养、训无定法,但能蠃却才是硬道理。 一家之言,定有不足,恳请批评指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