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鸽比赛的基础与前提是:赛鸽归巢。 只有在归巢的基础上,才能追求高分速与好名次。 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归巢率呢? 第一.注意种鸽的选择。 选择种鸽,最好挑选那些晴天有速度,阴天或恶劣天气能归巢,或负伤后也能顽强归巢的鸽子作种鸽。通常这些鸽子具备坚韧性,又有敏感的定向能力与抗劣性,其对后代的遗传也会更好。 第二.赛鸽自身的健康。 健康是赛鸽归巢的资本。倘若没有健康,再优良的赛鸽也不能在训赛中及时归巢。所以,关注赛鸽健康,是高归巢率的提前,也是赛鸽手尤为重视的第一要务。 第三.训赛鸽龄要适宜。 随着我国赛制的转型。短距离赛热的烫手。使很多鸽主以为:短距离赛。空距短、用时少。所以,赛鸽年龄大小无所谓。甚至,误认为:鸽龄大,有惰性、没速率;鸽龄小,有冲劲,易产生高分速。于是,将4--5月龄的儿鸽,投入训赛。一旦遇到恶劣天气,因儿鸽抗劣性差,导致大量失鸽。因此,要减少失鸽率,放飞年龄较大一些的赛鸽比较稳妥。 第四.加强近距离多方位的训放。 俗说:钓鱼要守,养鸽要走(即:放)。从幼鸽训放着手,多增加在鸽舍周边5--10公里的多方位训放。提高赛鸽辨向能力,树立归巢的自信心与速度。尤其要注重60公里、250公里的这两个失鸽高风险关口的反复训放。这样才能提高归巢率。 第五.异地引种子一代不宜远放。 异地引种,因种鸽在新居有适应期(应激期)过程。其子一代受亲代定向遗传密码(磁场力线)影响。属自身过渡与新建定向密码加固期,往往放飞过猛容易飞失。用其子二代、三代效果会好些。当然,这些仅是普遍现象。绝不排除例外。 第六.训放时应注意天气。 赛鸽归巢率的高低、翔速的快慢,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天气。所以,赛鸽训赛尽量选择晴好天气与天体活动低潮期,决赛或中远程的比赛更应如此。 提高赛鸽归巢率因素仍有很多。如品种、眼砂、饲养与管理、人为因素等方面。 作为赛鸽手,只要我们用心、用脑、科学养鸽、赛鸽,才能尽人事,随天意。 一孔之见,定有不足。诚望批评指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