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鸽友都有这样感觉:如今赛鸽品种是愈来愈多;赛距愈来愈短;运输条件愈来愈好;奖金愈来愈高;对赛鸽投入的愈来愈大,可飞失鸽却愈来愈多。 造成秋季赛鸽成为天落鸟的原因,我认为有如下几点: 一.多变的天气: 近几年,人们对环境的破坏速度远比经济发展的速度快。 天气变化速度,比人们预报的快。如:协会集鸽时选择好天气,可赛鸽车到司放地,却会遇到风、雨、雾等情况,或会出现区域性天气特点,使赛鸽一会儿飞睛好地带,一会儿飞阴雨地带,一会儿再飞风或雾地带等,复杂的天气条件,使赛鸽倍受折磨。当它们再也无力与恶劣气候抗争时,只能停留异乡,禁不住饥饿和食物诱惑,而误入他棚。尤其秋季,早晚温差大,雾气浓,恶劣天气多且连续时间长、范围广。更会造成失鸽现象。。 二.人为的猎捕: 如果说天灾不可抗但可防的话,那么人患却难挡。 每到赛季。网、夹、卡、药等手段捕猎赛鸽,令人触目惊心,而且愈演愈烈。有多少空中健儿魂断他乡,身处异地!秋季无树木杂草摭挡,失鸽会更多、损失会更大。 三.赛鸽体弱多病: 由于受高额奖金的驱使和对赛鸽认知水平的不足。 很多鸽友,迷信多训多放,利于翔速提高。于是,不遵循科学,进行无节制的超强训放,使赛鸽长期体力透支。更有甚者认为:30--200公里,短距离。让一些有病初愈鸽、近血鸽、体弱鸽等参训,导致大量失鸽。 还有秋季一些,前几站体质尚可,后几站体质下降,被染上疾病或训放晚归鸽,鸽主因念其挂有当年秋季特比环,故而硬着头皮,不顾一切,将其推上笼,结果鸽去巢空。 四.主、付条不齐,鸽龄太小: 很多鸽友,出鸽不论季节,饲养不讲科学。导致赛鸽到了训放时,主、付条参差不齐、赛鸽体质不在状态等情况,尽管如此,也一概不问,仍将赛鸽抓起就放,当然会造成失鸽。 还有,部分鸽友将月龄不足的赛鸽强行训放,梦想着:幼鸽打天下,嫩竹挑大梁。结果自然断送其前程,为他人无偿育种。 诚然,造成失鸽的原因还有很多。如:太阳黑子的爆炸与地震、电厂、铁矿、电子波发射塔台等因素的影响,都会造成赛鸽飞失。 总之,每到秋赛,在同一翔距上,不同天气下,都会有天落鸟的出现。但是,只要我们针对失鸽原因,找出补救措施,就能减少不必要的损失。或把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秋季赛鸽难。2008年的秋季赛鸽更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