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中信网“说说感动.晒晒心得”有奖征文活动 我舍的养鸽史要追朔到1984年,那是一个晴朗的早晨,卖花经过襄棉俱乐部的我,看见那里有一群人,地上还放有鸽子,我当时很好奇,马上过去看个究境,原来那里是交易鸽子的地方。一下子把我养鸽的兴趣给勾了起来。
以后每次路过此地,我都要有意无意的停了下来,看一会再走。慢慢的我知道鸽子还可以比赛,还听说国家已有信鸽协会,我们这里马上也要成立信鸽协会了,等等。
不久的一天,我专们到鸽市花7元钱买回来一对鸽子,说是给女儿玩的,那时女儿才4岁多,看着女儿高兴的样子,我的心里简直是乐开了花。实际上我用的是移花接木之术。从路过鸽市的那一刻起,我就已经在心里勾花我未来的养鸽蓝图了。
刚起棚时的条件那是异常的艰苦,五楼的房子我家住二楼,这还不说,关健是没有地方养。凉台上全部被花卉占领着,只好先给夫人商量,临时在橱房的窗户外搭一个一米左右的小笼,先把他它们养着。
在这里我要首先感谢我的夫人,如当时她不是通情达理,而是坚决反对的话,恐怕我的养鸽计划就成泡影了。
来年的春天,当春暖花开时,我把所有的花都搬到卧室,在凉台上建了一个初具规模的笼,算是正式开始了我的养鸽生涯。
棚建好了,就缺鸽子了,于是我就开始招兵买马。当时有两位鸽友值得在此一提,一位是我在湖北化纤厂工作时认识的一位农村的鸽友,我从他那里要到两羽赛扬的幼鸽。另一位鸽友是郑州的,他在我们厂买纱,我就让他从郑州帮我带鸽过来卖给我们 ,我们一起玩的鸽友先把认为是好的先挑出来自己留下,再把认为是差的卖掉。就这样我们就有了一支当时认为还不错的鸽队。在此,再一次地向他俩表示感谢!
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春。85年的春天我要乔迁新居了,凭关系我要到了最东面的五楼,人没搬家我是鸽子先搬家,仅用3.4天的时间我就把鸽舍建好,先让鸽子先住了进去。只用了八天的时间,我把33羽鸽子开家30羽,丢失3羽。创造了鸽子搬家的一个奇迹。
事后一位武汉的鸽友讲你那是啥鸽子,才几天就喂熟了?鸽子肯定不球好!我反问道那它们咋没跑到你的笼里?他无言以对。
当年在我的提议下,大家商量成立襄樊五一棉纺厂信鸽协会,不久我们就在学校的教室里进行民主选举,我全票当选鸽会主席。接着又选举产生了一名管财物的。从那以后我这个主席就一直叫到今天。
女儿从小就喜欢鸽子,长大后只要是没事的时候,就会帮我料理鸽子。每次比赛只要是她在家,打电话的事她就包干了,从没出过差错。完全可以说她是我的一个好帮手。上大学的时候还经常念叨我的鸽子。
如今女儿已远到大洋毕岸的新西兰,每周打电话都还要问问我鸽子的情况,好一个铁杆鸽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