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岭.20公里.上午8;50放.幼鸽. 1.灰. 2.灰的兄弟. 3.小雨雌. 4.003的弟弟. 5.雨 因为还没有准备好新的放笼,只能够放这几只了. 这几天天气有些炎热,没有把家飞加量.如果稍微凉快一些,准备可是路训北路50公里.大概有15--20只幼鸽上阵,为了确保入赏,加上2只成鸽,应该问题不大. 一年就两个季节的比赛,是有些少,而其他的时间就要在家里出幼鸽和调节种鸽,养鸽绝对不是一件容易和轻松的事情. 如果生在台湾就好了,哈哈,每季都有比赛,但是费用也相当大,没有相当的经济基础,怕是不能够入此行. 打了两年比赛,还真不知道,是多训好还是少训好,怎么准确的把握一的度---强度,既保持比赛鸽在比赛前的各方面状态(精神,体质,生理,竟赛欲望),我是尽量的多训,但是前提是比赛鸽没有很疲劳的条件下. 我绝对相信我在赛鸽这方面有一定的天赋,因为从12岁起,我就没有离开给鸽子,如果不是自己坚强的信念和喜好,早就放弃了这个爱好了.现在才正在认识到,不可能自立山头,去创造一个新品系,就如同海霸王的詹树鸟,只不过是改变了一个伺养人的名字,詹森,还是那个詹森. 年轻时的雄心壮志---自成门派,存在是终于理性回归了,想成为一个大师的梦也嘎然停歇.因为,那是有些不现实,就如同我们在嘴巴里嚼着一个别人吃剩的残馍馍,就是咀嚼一百年,还是那些淌着口水的残渣,还能够有什么新意? 要想去取得一个冠军,不能够只凭借好运气,有人说过,有了实力,才再比运气。就象昨天比赛的日本康介,他用冠军来证明,他就是游泳池里的蛙王(虽然我一直就不喜欢日本人)。 什么是实力? 鸽棚位置?种鸽质量?比赛鸽的状态?鸽主对比赛鸽的理解和拿捏? 现在大家都在进步,所在比赛场上是更加的激烈,怎么能够才能够在比赛中出人头地?我想,鸽友们各自有一套法宝.这其中或者还有一些手法和小秘密.只有在和实战中进步和总结,在失败和成功中感悟,我想,这大概就是赛鸽的魅力所在吧。 要吃饭了,再聊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