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虎虽同属于猫科,但却不同属,物种不同,它们几乎不存在生存区域重叠,地域隔离形成的生殖隔离使它们在进化过程中(遗传分子)差异巨大,硬让它们交配繁殖,夸大点好比让狗跟猪交,夸小点好比北极熊跟马来熊(前者像大象,后者像鸡蛋)杂交,当然不能说明问题。拿狮虎兽或虎狮兽来说杂交一事,并不能说明问题。——按说“据悉目前能存活下来(的狮虎兽)寿命最长的也没有超过一百天”也并非事实,美国有头巨型狮虎兽长至1000多斤,一头育至法国的狮虎曾也生活了20多年,等等,成活率低确实是,但不能为了自己的观点否认事实,也不能用不同属(两种不同的物种)的杂交缺陷来诋毁杂交的不好。
骡子是例外。驴马杂交的优势在它身上完完全全体现出来了。
骡子似驴非驴,似马非马。但它比驴、马都高大,耕挽能力也胜过它们。这是“杂交优势”所给予它的长处。也正是因为此,骡深受劳动人民喜爱。虽然绝大部分骡是不能生育的,但也不要用鄙视的口吻说这是“那些乡野村夫,林间野老,失察之中竟让这两个畜牲偷情”而产生的“另类”。骡出生后一般长到不足10个月就和它的妈妈能力相等,其后便逐渐超过它的妈妈。驴在4~6岁时,才达到其成年体格的95%,而骡1周岁时即达成年体格的90%。据资料:骡力气大,能干活,一头体壮的中型骡,拉木轮大车,能挽重500公斤,日行30~40公里;如套胶轮大车,行于公路之上,挽重1500公斤不成问题。 近代自然科学起源于西方,对于“杂交出优势”之理念,他们早已像我们民间“近亲不能结婚”的理念一样暗熟于心(——至少这不用教,一辈子没上过学的农人都知道)。之于鸽子作育也一样,反而中国,五花八门,让我这样反复强调杂交,让我自己都觉得我似乎除了杂交都六亲不认,特别是跟近交(不是近亲)有仇似的。其实不是的。
在农业生产中所用的玉米种子为什么是杂种,纯种不行吗?水稻种子又为什么用杂交种?其实,目的都就是一个——为了高产!
杂交优势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就好比“新陈代谢是宇宙间永恒的规律”一样存在着。在一般情况下,杂交种子种出的下一代,其产量比纯种亲本的产量高30-100%,在粮食作物里,玉米、水稻表现尤为突出。
同一个物种内部的不同个体间如果因地理环境分化遗传距离或渊源越远,交配后它们的后代就越有杂交优势。比如人类之间越是不同民族之间成婚,生出的孩子就容易吸收和表现双亲的优点,常常更健壮和漂亮。这是因为物种内部有这个趋势,遗传物质需要一个杂合度去保证它的生存力,即越是杂合的生存力就越强。这其实是杂交一代,杂交二代三代则会分化,难以控制,也就是不能杂杂交。这是大道理,而信鸽的杂交,体现的更细,更微观,需要鸽者的切身实践,我也只是个初级者,并不太知晓。见谅。
闻言作于此。莫惊。
毕。
另:忘了,物种相配从生物学来讲,前提必先是染色体数目相同。马、驴比较特殊,染色体数目不一样,却能交配繁殖后代,但其大部分后代(骡子)是无生育能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