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赛鸽场上战斗了十年,统计了这些年入赏鸽雌雄的数量.发现500KM以上或者是艰难的比赛多数都是雌选手在入赏.好简单,你看国家已经取消了300KM的比赛,只作资格站来放.那500KM的比赛基本上是雌选手在入赏,如果天气不是太好的话那就更加明显了.所以我们在2003年就开始注重雌选手的重用了,像700KM和1000KM的隔夜赛冠军95%是雌选手,我们在台湾的海上和广东的山区都飞过.结果表明我们的方案是正确的. 我分析:雄鸽比雌鸽相对来说早熟一些,每年春季作育出的鸽子到比赛时,就开始发情了,拼命找雌鸽.那我们现在多数鸽舍都是把选手公母分棚喂养,也就是说在自己的棚里雄选手是找不到雌鸽的,你也就看不出它们那青春发情的表现.加上训练时通常是晚上集鸽,第二天一大清早就放飞了,也没给它们找雌的机会.300KM资格站也差不多;但是500KM的比赛站就不同了,因为选手比较多赛程远,集鸽的时间就提前了好多,这恰恰也给选手雄制造了选美的机会.它们在鸽车里是丝毫不会停下它们动人的舞资.并且还要和其它的雄鸽拼搏斗殴.这样在第二天的比赛能拿冠军吗?有的鸽会还是第三天才放,那就更惨了. 这只是我个人的见解,不过这些年我们确实都是用雌在打重要的比赛,也放心用雌鸽去参加重大的比赛,不要年年等到比赛结束--才来评定雌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