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信鸽,我就想参加比赛。 我们大庆的信鸽事业发展得不是很快。大约是一些上海和天津的知青在1987年才开始发起和组织成立我们自己的信鸽协会。我知道以后很兴奋,费了很大的劲到处打听,到处跑才加入了信鸽协会。 1988年的冬天,我们家跑来了一只雨点、砂眼、雄鸽,它正好就和我放肇源归巢的唯一一只红色的“戴盔”雌鸽配上了对。它们在1989年的4月28日出了第一窝小崽。一个是降色黄眼雄鸽,另一个是雨点黄眼雌鸽。我是格外喜欢这个和它妈妈很像的这个小降了。 当年的秋季,我们要比赛了。那时也不知道训放的重要,只是跟着鸽会每星期进行一次训放。其实也就那么一次120公里,然后就是300公里。那时的300公里也不算是比赛,算是训放。我的这羽小降一直表现不错,可它的那个同窝的妹妹就明显的不如它。 1989年的10月7日,鸽会组织集鸽放飞560公里沈阳。在集鸽的时候,鸽会领导临时找到我说:我们让胡路区要派一名司放员,可是又没有人愿意去。他问我是不是可以押车去沈阳司放。就这样,我第一次参加比赛,也第一次当上了司放员!我觉得我的责任是那么的重大,我的任务是那么的艰巨! 和我一起去押车司放的有何贵才、李哲山和李新革,我们一行四人踏上了去沈阳的火车。一路上我们从陌生到熟悉到狂侃,简直有说不完的话题。还是老鸽友的经验比较丰富,他们的说法怎么听也听不繁。何贵才就是我们当中的“头”。他问我都养什么品系的鸽子?我回答不上来。于是就把在笼中的小降(隔着带有铅封的铁网)指给他看。他不看还没有什么,看后他说:“你这个小降可不是一般的鸽子!它是高家降!!……”他如此这般这般地说了一大堆我似懂非懂的“高家降”的特征。并告诉我:“你这个小鸽子,当天就能飞回去!”我听后真是喜出望外。心想:他说的对吗?! 10月8日的早晨6点,在沈阳市信鸽协会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们按时把288羽赛鸽放飞了。我们办理完一切相关的手续,买票登上了回家的列车。本来是准备好好逛一逛,玩一玩的。为了看看自己的鸽子是不是可以当天飞回家,也就没有那么多的心情了。因为那时的鸽子500公里当天归巢还真是个奇迹。 一路狂侃鸽经,到家已经是10月9日的上午9点多了。到鸽棚一看,鸽子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就回来啦!赶紧持鸽报道,获得11名。事后一打听才知道冠军是早晨9点报道,我的小降是9点15分报道。高兴之余我问我爱人:“这个小鸽子是什么时候回来的?”她说:“我昨天下午3点半就看到它了!……” 哈哈!原来我的小降还真的是当日归巢呀! 以后,这个小降的妈妈又给我出了天津1050公里11名、14名、28名32名等等无数个优秀的赛鸽! 我就更加喜爱我的“戴盔”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