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话或许很多人并不赞同,但我真的有这样的感觉。记得在上初中的时候,当时有人从四川带回来信鸽(那是我第一次看见带环的鸽子),都是几羽森林黑(墨雨点)。粗壮的脖劲,白而大的V型鼻子,白后腰或带白点,相同特点的桃花砂或深鸡黄。其实这都是他四川的朋友淘汰的鸽子。当时我们都想拥有,当然我也养了几年。 在06年春节的时间,去山西省长治市鸽友那去看鸽子(当时我是重起棚),看到了一羽这样的雄鸽,由于恋旧就开口要了此鸽(现在本地纯的类似鸽都没了)。朋友也慷慨的送之,等我把鸽子带回去时,年已花甲的母亲都说:这不是你以前的鸽子吗?太像了。
就是它产下了300的亚军;就是它让协会朋友吹嘘的天外天、贺伯特、电脑等(没论证不知真假)屈服了,实现了它的价值。每个鸽子,每个系列都有它的特点,关键在你如何去发挥它的长处。只有淘汰的鸽子,没有淘汰的鸽系。
在此并无贬低他人意思,只是想来便写下来。或许我也要把它淘汰,但我会留它的一滴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