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鸽友们在一起喝酒聊天,闲聊起写毛笔字的话题,脑海里自然涌出那些古代人流传的故事。话说东晋时期,一天王献之在练习毛笔字,父亲路过看了一眼,发现一个字落下一点,于是随手补了上去。随后王献之拿着写的字给母亲看,母亲看了后说道,我儿用尽三缸水,唯有此点像羲之。故事虽然有些夸张乃至杜撰,但故事糙理不糙,这和养鸽子有异曲同工之妙。养鸽子难就难在每天养好鸽子,育种难就难在每次配对都要追求精益求精,训练难就难在既要持之以恒,又要灵活多变,鸽舍难就难在要内外布局合理,位置优越等。 养鸽的诸多因素加起来,肯定有很多鸽友就达不到要求了亦或是吃不消了。所以说有些鸽友即便手里有好鸽子,也没法让好鸽子尽情地发挥出来。常见的鸽友强豪飞梦幻这个现象,你没有几百个好种鸽,怎么可能繁殖出飞梦幻的幼鸽呢?亦或是你没有达到训练强度,有几百个幼鸽比赛也无济于事。
古人写的书法水平普遍很高,这和现在的赛鸽运动水平普遍很高是一个道理。他们几乎每天都要用毛笔写字,而今人不过是偶尔为之,无论怎么写也是有差距的。所以说随便拿出一位古代书法家写的字,就可以打倒一大批现代书法家,当然不是所谓的书法家。(前些日子女儿说认识了一位书法家多么厉害,我把父亲生前写的字发给女儿,她又发了给书法家。书法家大为赞叹,点评说比他写的好很多)。
鸽子比赛也是一样,以前五百公里比赛,鸽子一般都是七八个小时到家,有时前十名一两个小时才报满,而现在五六个小时就能大批赛鸽归巢,而且几分钟就报满。以前千公里比赛,第二天早上归巢就是冠军,而现在当天有时候就大批归巢,可以说当今比赛水平比原来高出很多,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