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后,天气转凉,早晚温差大,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埃希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类赛鸽传染病,是一种条件致病菌,环境条件、饲养密度、饮水不洁、拥挤、湿热、潮湿等均可成为该病诱因,如果不注意预防或是及时治疗,很容易造成死亡。并且各个阶段的赛鸽均易得此病,传染性强。大肠杆菌病可以说是当前对赛鸽危害严重的疾病之一,下面我们来详细介绍一下:一、传播途径各年龄段鸽均可感染,以幼鸽发病较为严重,可引起大量死亡;成鸽多为散发和零星死亡。感染途径多见于呼吸道,其次是消化道,也可通过蛋传递途径感染后代。本病无明显的季节性,在冬末春初发病稍多。紧迫应激、过度拥挤、饲料管理不善、卫生状况不良、气候突变、营养失衡、饮水不洁、新引进的带菌鸽都可诱发本病。且多为继发或并发感染。二、临床症状本病的潜伏期数小时至3天,常有以下几种临床表现。①急性败血症:一般表现为精神沉郁,食欲、渴欲减少或废绝,羽毛松乱,呆立,流泪,流涕,呼吸困难,排黄白色或黄绿色稀粪,最后衰竭而亡。最急性病例突然死亡,有的临死前出现仰头、扭头等神经症状。持续时间长,累计死亡率可达50%以上。②肉芽肿型:这是一般性的病症,无特征性临床表现。③眼型:陆续发病,头部轻度肿大,出现单侧性或双侧性眼炎,眼肿胀,闭眼流泪,拥挤呆立或蹲伏,少数呼吸困难。病情较轻的出现歪头斜颈的症状,腹泻,排黄白色或绿色水样的粪便;病重的双眼失明、不食、不饮,最后衰竭而死亡。(本病症状和衣原体、支原体以及VA缺乏症极为相似,治疗时应作区分)④其他类型:均是由大肠杆菌的局部感染引起的。如腹膜炎,一般以母鸽的卵黄性腹膜炎为多,大肠杆菌破坏卵巢造成蛋黄进入腹腔而导致的腹膜炎较为常见;脐炎(主要是大肠杆菌与其他病菌混合感染造成的乳鸽脐炎)若出雏提前,脐带断痕愈合不良,引起感染致局部红肿发炎。三、剖检病变①急性败血型:见嗉囊内充满食料,有特殊臭味,肠道充血、出血,脾肿大、色深,有时腹腔积液。具有特征性的病变是心包、肝周及气囊覆盖有淡黄色或灰黄色的纤维素性分泌物,肝脏质地较坚实,有时呈古铜色变化。②肉芽肿型:在胸、腹腔脏器出现大小不等、近似枇杷状的增生物,有的呈弥漫性散布,有时则密集成团,呈灰白、红、紫红、黑红色不等,切开可见内容为干酪样物,各脏器呈不同程度的炎症。③眼型:病鸽消瘦,切开眼部,内含黄白色豆腐渣样块状物,眼球外层覆盖一层浑浊的淡白色薄膜,喉部有黄色干酪样渗出物,肠黏膜充血、出血、淤血,尤以十二指肠最为严重,肝、脾略肿大,气管环状出血。④其他类型:表现为局灶性炎症并呈化脓、坏死、干酪样渗出等变化。四、诊断方法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作出初步诊断,确诊必须进行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必要时可进行血清学鉴定。五、防治措施(1)未发病鸽舍的预防措施①彻底消毒,消灭可能存留的病原,加强检疫,防止引进带菌鸽(蛋)。②全价营养的鸽粮,清洁的饮水(凉白开水替代自来水),垫料要经暴晒消毒,每天清扫鸽舍和周围环境,食槽和其他用具要消毒,定期对全场进行大清扫大消毒,定期进行杀鼠灭虫。③控制饲养密度,防止过分拥挤。保持空气流通、新鲜,防止有害气体的危害。④适度进行药物预防,减少疫病发生,可采用中药预防,提高鸽群整体免疫水平,同时定期活菌酵母饮水拌料,增强赛鸽体质,提高肠道抗病能力。推荐:止痢1号、噬菌体活菌、啤酒酵母等。(2)发病鸽舍的处理措施隔离消毒:隔离发病鸽,及时进行隔离治疗或淘汰,改善饲养管理、搞好环境卫生,对鸽舍进行严格全面消毒。推荐用药:上午止痢1号粉剂饮水,下午噬菌体活菌饮水,现配现用,病鸽治疗连用3-5天,健康鸽预防1-2天。同时用蒜油精拌料,效果更好。待到病情控制后搏冠肝精、电解质分别在上下午饮水2-3天,补充赛鸽流失掉的营养和水份。 西安搏冠,致力于专业化赛鸽制药生产及研发,秉承“专业铸就品质,技术创造价值”的核心价值理念,愿与您携手同行,共享赛鸽无忧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