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大部分养鸽之人,都开始和我的想法差不多,特别是打比赛的新手,认为只要引进好的鸽子,出子代就能获奖,或者多多少少有点收获,经过这二年的公棚实验,其实现实远不是自己想想的那么简单,搞不好还让你大失所望,连500公里都没有办法突破。 要说种鸽吧,朋友已经实验过了,可是到自己手里,确如同菜鸟,过了200公里就开始大面积丟鸽,首先不考虑公棚饲养水平如何,虽然公棚决赛当天无鸽进奖,但是次日还是有鸽子回来,为什么自己的连毛都没得见,是种鸽的问题吗,心中不免有点问号。
可是朋友在上海用过,而且还是很稳定的,只是速度不快,而且也不止一路鸽子,为什么连500公里都没有办法突破呢,朋友说鸽子在他那里,150公里之前丢,那是很正常的,可能跟鸽子的定向能力有关,一旦过了200公里,说明鸽子定向能力就木问题了,丢的就少了,最多就是飞的慢,进不了奖,可是我往公棚送了7只,150公里都在,那时候自己还是挺舒坦的,过了200公里,就开始丢鸽子了,到500公里,又是个光头,真是郁闷死了。
回想这次鸽子水便,要是这种状态出鸽子,估计今年还是老样子,又是个光头强,自己出幼鸽之前,压根就没有调理好种鸽,而且种鸽也是处在亚健康状态,即使出幼鸽,体质也不会好,要想让这种鸽子坚持打完500公里比赛,可能是难上加难,也就出现了鸽子过来200公里,就开始大面积丟鸽了,虽然只是由于这次水便联想到的,只是猜测而已,但不无道理。
自己今年也没有系统调理种鸽,但是还是想送几羽实验一下,其实要想养好鸽子,种,养,训缺一不可,哪怕有再好的鸽子,到了像我这样的新手手里,也很难有正常的发挥,这就是有许多像我一样想法的人,到公棚去拍几羽奖鸽,然后出子代,又丢进公棚,当然也有运气好的,有个几次进奖的,但是很难连续,多少人和我一样,也是光头强。
经过这次,才觉得当初的想法有问题,种,养,训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