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年鸽会六站训放到40公里之后,就开始直上300公里决赛站,往往是两三天报不满30个特比的名额,多数人半年下来是颗粒无收,可见大山深处养鸽人的艰难。 近年来,随着鸽会的不断努力和交通条件的改善,训放力度加大了不少,经过7—9站的训放,训放距离加大到70—150多公里,决赛归巢率明显有所提高,无论上笼多少,两个鸽会当天均能报满所有奖项。去年秋季300公里决赛上笼7羽有幸归6羽5羽进奖、最好成绩季军。今年春季看着剩余的6只鸽,着实让人心凉,四只特比,其中一只出壳不足5个月,一只夹蛋、一只资格赛掉了三批条,只有一只看着还健康,出壳也不足六个月,还有两只8岁老鸽出的普赛。看着日益拥挤的鸽舍,只有硬着头皮上,听天由命吧!决赛当天,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蓝蓝的天空似乎连一只麻雀也看不见,11点48分,第一只赛鸽归来,不出我所料,唯一有希望的回来了,看着精神不错,叫了半天才下房、进窝,抓紧打钟,今春就算不是光头了,嘿嘿嘿!很满足了!突然天空又刹下来一个黑影!落定一看,不可能吧!竟然是少了三批条的近亲特比回来了!没几分钟,又来一只,夹蛋雌来了,今天是她产第二枚蛋的日子,回来掉棚里就无力飞上巢箱了,趴地上一动不动,捡起来、打了钟放到巢箱里,闭眼、头都不抬,由她休息吧!惊喜一个个接着出现,至下午2点13分,六只中最后一只,也是最小的那只小特比也赶回来了!提前结束楼顶顶着烈日等鸽的“快乐”!
最让我意外的是,晚上两个鸽会验鸽以后发现六只鸽竟然全部进奖,最后的小特比也排到了24名,有效录取38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