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曾经有一篇廉颇老已的日记,里面提到了某位老大哥。养鸽多年,增加大价钱引进名家赛鸽,也曾经辉煌一时,后来或许是因为工作或许是因为其他事情,对于养鸽虽然没放下,但是不怎么上心。 总是听熟络的哥们说,老大哥家的鸽粪有半米多厚,里面埋藏了好多幼鸽足环鸽粮等等。只是听听或许只是开玩笑打趣吧。
前些天吃饭的时候,说到去年老大哥送我这两羽幼鸽的故事。这两只幼鸽只吃玉米,不吃豌豆。这明明就是送公棚的鸽子吗,却送到我这里来飞散赛。因为在鸽子小时候根本就不喂豌豆,就是玉米高粱加小麦。这个配方曾经是我前些年刚养鸽子时候用的,记得那时候从只喂玉米到添加高粱跟小麦,那真叫一个心疼,毕竟兜里没钱吗!由此引到大家的那个谣传,而老大哥表示,并不是谣传,的确如此,而且幼鸽作育都是在这粪堆之上,鸽子要下蛋才给扔个草窝。对于以前那个年代,那个养法,那个长距离的品系等,此法或许真的管用。
另一位老大哥跟他是拜把子兄弟,常常说,老守连毛滴虫都不清理甚至不知道什么是毛滴虫,老守大哥总是嘻嘻的笑笑。每年都参与的飞飞,没什么太好的名次,但是也能进进小奖。不敢肯定是不是一定要清理毛滴虫才能飞好,也不确定是不是一定要喂豌豆出的鸽子才能出好成绩,甚至也不确定不做疫苗的鸽子会飞好。
随着前几天今年春季的第一次比赛200公里的开赛,老守大哥沉寂多年一蹶而起。曾经使用多年的手工上传的电子扫描,在我这里换成了自动上传,在成绩直播网站上,随着冠军报道没几分钟(空距远抛分速)就赫然出现大名。最后成绩落定6名10名。
真是感慨颇深,姜还是老的辣啊,不论近距离短距离,只要飞出好成绩就是真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