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上中信网总会看到大家说国血晒国血,很是羡慕。 记得刚开始养鸽的时候还没有这么开放的网络,对于鸽子的知识多数还是从杂志、报刊、电视上零星的学到一点。
大概是在十六七年前吧,那个时候没事喜欢去新华书店待着。不干别的,专门在有鸽子的书籍的柜前看书。说出来不要笑话,那时候还是一个穷学生,要想买几本鸽子的书还是有些舍不得的,毕竟不便宜。不过那两年手里还是赞下了几本关于鸽子的书,例如杂志《鸽眼》赛鸽《300个为什么》《信鸽肉鸽养殖》养殖等。同时也是从这些书籍中第一次了解到了中国有一个自己的品系叫-李鸟,也就是李梅龄先生培育并运用于实战的赛鸽。在李先生那个时代打败了外国的赛鸽强豪,有一种霍元甲打败俄国大力士的感觉。从而小小的内心中有了许多感慨,进而希望自己能够有这么一个品种的赛鸽,当然那也是可望不可及的。或许这就是我的第一次认知国血鸽。
随着社会的发展,网络的普及,赛鸽知识获取更加容易。知道的国血的品系又得到了补充完善,不仅是李鸟,还有西翁、吴淞;后来还听说了高家绛。曾经上过李鸟的专卖网站,一只子代孙代曾孙代的价格竟然高的离谱,直至现在也买不起。或许从那个时候起就做了一个打算,国血可远观不可亵玩焉,老老实实养自己的土鸽吧,或许哪一天参加比赛了,也能飞的好。
庸庸碌碌的养着土鸽十几年,但是每天都是快乐的。没有名贵血统种鸽,亦没有高级成绩种鸽。一个爱好,一种执着,一份信念,一点坚持。重在心态,快乐本真。
直到两年前被朋友捎带着一起放了几次鸽子才对比赛有了些追求,可是面对着两千元的会费及鸽钟有些望而却步。自己什么都没有,跟别人比赛不是自寻死路吗?放弃了比赛这个念头,但是却无形中被身边的赛鸽朋友改变着。
改变1,因朋友不比赛却介入协会及俱乐部比赛集鸽工作中。(曾经有过两篇感悟写过两个事情,不再提)
改变2,因朋友开始做起了鸽钟鸽环等物品的二手交易中。(曾经有过一篇感悟写过这个事情,不再提)
改变3,比赛全过程都懂了,手里不缺环不缺鸽钟,一狠心160元入会比赛了。
当然,第一年比赛真的挺惨,仅一羽进了前百名,但却因X朋友多次在众人面前说本人进前百便请3顿饭而赢回了面子(也曾写过不再提)。直到这第二年,还是发挥一般般,用另一位大哥的话说连一个手指盖大的奖杯都没有,但却用25元买的鸽子出崽干败了去年那位X朋友2500元的种鸽子代秋季比赛,而再次赢回5顿饭的面子(同样人X胖友在众人面前说本人硬着头皮打的赌,一场一顿饭)。不懂养鸽,不会鉴鸽,会些吹嘘,懂点玩笑。当了鸽奴就快乐点,没事说说笑笑,把自己及身边的故事分享给大家,愿意看的一笑而过,不愿意看的咱也不强求。
话归国血,从最早的羡慕国血,到最初的无缘国血,再到听说众多国血,到现在的国血不纯与国血不存。羡慕是因为国血在上个世纪中国比赛中所向睥睨;无缘因为价昂贵;原来国血不只一种;国血纯系已经不多,切参赛少发挥少;更是有人说国血已经没有了。
其实对于国血一直在听说,没有实际养过用过。个人感觉国血是应时代而生,因地区而异,只要有符合的赛制及需求的地区就会有更多的国血出现。国血不只是一个名词、一个印记,更是一种追求。好像阿翁的小达摩,就适合南方的山区一样,发挥的好,发挥的代数高,这样稳定的品系不知道后人会不会名之为“国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