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7点钟,我去了当地的一家赛鸽俱乐部集鸽,上篇日记《有幸进入鸽友监委会》已道明其中的原由,此俱乐部是去年才创办,创办人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张姓农民鸽友,比较年轻,虽有自己的一点小企业,但他绝不是人们心目中想象的千万大款,此人性格直爽,说话沉稳,当地的鸽友普遍感觉人很好,所以,在此我就不想多说了,好坏自有后人评。
因处于谨慎和稳妥考虑,他们当初规定了限收赛鸽1000羽,参赛费也定的相当低,每羽只收费300元(含100元饲料费),录取名额相应也就少很多,以收400羽鸽为基数,录取名额30名,往后每5羽增加1个名额,以此类推。
他们的鸽棚地址选在了他们村,位居宝鸡市北塬边上,南可直观巍峨秦岭,东是“八百里秦川”的关中大地,西有吴山等小山脉做屏障,即调节了小气候环境,又阻挡了一些春季西来的沙尘和浮土,北边是土地肥沃的渭北黄土原,此地虽不是什么人间仙境,但对于赛鸽而言还是很适合。
该俱乐部的鸽棚设计也感觉很理想,当然,也只是相对而言(以后有机会传照片给鸽友看),但昨晚最让很多人值得高兴的是;他们的鸽子喂的相当好,个个羽质光滑,肌肉红润有弹性,而且活力特别强,想必,这与他们平时的喂养方式和保健有关系(一直喂的袋装鸽粮),至从去年夏末秋初收鸽以来,他们每天坚持鸽家飞,在去年的整个冬天到至今,每天各坚持早晚两次强家飞,而且每次家飞必须一个半小时,从不会简断或缩短家飞时间,即就是大阴天或小雪天也不会有破例。
现在的鸽界,如果写公棚方面的文章就会遭到绯闻和打击,所以,我不想说的太多,以上言论只属我个人的一些眼见和耳闻,也是因为这次被有幸获得小段训放监督权而感言,我不想替任何人而做作,但我也不是一个无血无肉又无情的冷血动物或白痴,鸽界需要发展,也需要冷静,更需要我们每个人理智的去瞻观和参与。下面是昨晚集鸽时的几张随拍,愿和鸽友同分享!谢谢!
虽然在有些细节上还有所忽视,但相信他们能听取更多鸽友们的荐言,及时改进和努力。最后祝该俱乐部的赛事能获得成功和圆满!
二零一五年三月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