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叔叔也结婚成家,爷爷搬到了我家新买的房子里,爷爷舍弃不了对于鸽子的爱,又在屋脚下面用砖和瓦盖了几个简单的鸽子窝,从叔叔家拿来两只小鸽子剪了翅膀放在院子里养着,就这样,鸽子慢慢的变的多了,最多的时候有50多只,鸽子窝也渐渐的从屋脚盖到了屋檐下面,遇到下大雨的季节鸽子窝很容易进水,也导致很多鸽子蛋不能正常的出壳,死在蛋里了。当时喂草鸽(本地的一种叫法,比信鸽小,鼻子也小,颜色比较多种多样)的人家很多,基本上都是靠打野为生的,爷爷喂的鸽子也不例外,很少喂,因为奶奶,父亲反对用家里的粮食喂鸽子的,都是我和爷爷偷偷的喂几次。每天基本有很多别人家的鸽子来这,因为没有笼养,很多鸽子都逮不到,爷爷倒是有一种办法,用绳扣(就是用细的尼龙绳在一头打了一个活结,放在地上,里面撒些粮食,等到鸽子进去的时候慢慢拉动绳子,快要到鸽子腿的时候猛拉,就能把鸽子套住),这种方法抓到的鸽子很少,也需要一定的耐心,并不是所有的鸽子都下来吃食的,你懂的!从那时候起真正不知不觉喜欢上了鸽子,放学的时候第一件事情就是跑去看鸽子,有时候和爷爷能站在那里看2个小时,奶奶总是说鸽子到底有什么好看的,你们爹孙俩一看就是几个小时。鸽子繁殖的多了,由于鸽子窝不多,很多鸽子长大以后就飞走了,屋的后面有一棵很大的梧桐树,夏季天气热的时候鸽子全在树上乘凉。当时的鸽子不值钱,市场上也就5块钱一只,爷爷就把小鸽子拿到市场上卖掉,给自己买一些烟叶,给孩子们买一些水果,记得有一次卖了有70多块钱,爷爷给我买了一身西装,那时候真的很高兴。那个时候很喜欢鸽子的颜色,每次出到非常好看的鸽子,都叫爷爷给我留着,爷爷每次也都随了我的愿。现在想想真的的一个快了的童年,因为有了鸽子的陪伴,童年变的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