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2014-7-26 2:12:28
晴朗
星期六
微信
QQ
鸽友圈
向古人张万钟先生致敬!
作者:
冲霄鸽舍
写此记前,先讲一个相声内容。说的是文革前医学界有一位外行领导,在一次医学大会上闹的笑话。话说开会前,有两位医学工作者,谈起明朝医学家李时珍先生,大概是讲什么妙手回春治疗病人的轶事,被这位外行领导听到,开会的时候他就向台下问:李时珍同志来啦吗?引起台下一片哗然。说起张万经先生,希望不要问张老师在哪里?
记得八十年代出版的《中华信鸽》杂志上,就有明朝张万钟先生的《鸽经》一书注释,记忆中好像是连载。因为当时年轻幼稚,有些瞧不上古人养鸽的经验,难以理解先生论述放飞论骨的结论。大意是良鸽放飞论骨不论羽色,睛有怒脉,六翮刚劲,直入云霄,鹰鹘不能搏,故可千里传书也。现在读来,仍然是非常有道理的。要知道这可是在一六零几年前的结论,离现今的赛鸽运动已经四百多年。据说唐朝宰相张九龄那个时候,鸽子就能数百里传家书,可见我们的先人是何等的了不起。
至于说到欧洲的优秀鸽系,很多都是起源于中国的鸽子,这和四大发明起源于中国,发达于外国是差不多的事。麋鹿也叫“四不像”,很早以前是中国独有的珍稀动物。八国联军侵略中国时,被英国鬼子抢走后中国就绝种了。以后中英建交为表示友好,又回赠几对才物归原主失而复得。这些本来就是中国的产物繁殖很快,现在也不算什么稀罕物。
前些天看到慕利门先生的圣维仙国际冠军鸽眼内有赛横,就联想到《鸽经》里面说到的“睛有怒脉”,大概是一个意思吧?我想不太可能是指环状或锯齿状眼志,因为是说“睛有怒脉”,应该是指眼内的粗线状物。本人猜测未必是作者原意,欢迎大家留言探讨。
上一篇
下一篇
10楼 评论者:
魏鸽子
时间:
2014-7-30 20:23:14
内容:
有道理
提交
9楼 评论者:
宏轩鸽舍
时间:
2014-7-26 21:38:31
内容:
好文章,拜读!
提交
8楼 评论者:
cgs703
时间:
2014-7-26 20:55:47
内容:
有道理,就是很难把握
提交
7楼 评论者:
lhj
时间:
2014-7-26 13:34:29
内容:
都是知识
提交
6楼 评论者:
兴荣佳缘
时间:
2014-7-26 12:36:12
内容:
不错
提交
5楼 评论者:
王兄鸽舍
时间:
2014-7-26 10:40:05
内容:
很有道理,有时候鸽子眼沙变化,无论变深变浅,变亮,都可能需要休息,继续比赛,增加50公里都可能丢失。 以前我有一路雨白条沙眼,只要眼沙变得清晰明亮,那连续两次比赛都会飞好。 有一路灰沙眼鸽只要眼沙变清晰后,比如说450公里它回来得奖,下次500就丢了。 眼沙里确实有些窍门,但需要鸽主仔细看观察才能找到一些相对准确的答案,我本人从来不会拿着别人的鸽子看到眼沙说好或者不好,因为我根本就看不准确。
精彩
提交
4楼 评论者:
冲霄鸽舍
时间:
2014-7-26 8:59:09
内容:
以上所说主要是指赛鸽,如果说鸽子没有成熟或是拿着种鸽当赛鸽,则不在讨论之列。
提交
3楼 评论者:
冲霄鸽舍
时间:
2014-7-26 8:55:50
内容:
很早从鸽刊上看到的文章介绍说,放超远程回归的鸽子,如果归巢后眼睛内累得断了内线扣或者是起了很多赛横很长时间不消失,鸽子再复放就容易丢失。从那以后我发现,凡是鸽子越飞眼睛越油亮而不显疲倦的,当属有潜力的优秀赛鸽,如果长时间难以恢复,则说明此鸽潜力有限,属于一般鸽子。
精彩
提交
2楼 评论者:
5804532朱波
时间:
2014-7-26 8:52:55
内容:
有一定道理。
提交
1楼 评论者:
86535481
时间:
2014-7-26 8:31:02
内容:
赛线是非得飞过的才有吗?有人说是飞伤造成的!我家有只雄鸽,没飞过也有!原来的一只天落也有!搞不明白!
提交
佩服你的养功!
天道酬勤是真理
收拾心情,奋勇向前
读完受益良多
评论内容:
作者近期日记:
□ 2025-7-15
:
不要看古书掉两眼泪
□ 2025-7-12
: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2025-7-11
:
赛鸽漫谈
□ 2025-7-6
:
果然不出所料
□ 2025-7-4
:
赛鸽漫谈
□ 2025-7-3
:
一天家飞在于晨
□ 2025-7-1
:
赛鸽漫谈
□ 2025-7-1
:
扬长避短乃强豪
□ 2025-6-27
:
引进鸽子是大学问
□ 2025-6-24
:
赛鸽漫谈
>> 查看所有日记
这里是记录养鸽人心情的空间……
www.chinaxinge.com 中国信鸽信息网